第 81 章 衔接的如此之好 (第1/2页)
薛高宇快步回到办公室里,这里面还飘着从书记那儿带回来的烟味同时气压低得让人喘不过气。
他指尖在桌面敲了敲,抓起内线电话,声音压得沉,却带着不容错辨的急:“国豪,马上到我办公室来。”
两分钟不到,干部二处处长韩国豪就敲门进来,脸上挂着惯常的笑,眼神里带着询问:“薛部长,您找我?”
薛高宇抬眼,目光像刀子似的落在他脸上:“国豪,有个急活儿。
手头的事立刻交接清楚,后天一早,去多水县上任。”顿了顿,他加重语气,“省委主要领导点的将,时间紧,担子重。”
韩国豪眼睛“唰”地瞪圆了,脸上的笑僵在那儿,嘴巴半张着,半天没合上。
去多水县?上任?啥职务?前阵子一点风声都没有啊!他脑子里把近期的干部变动翻了个遍,多水县压根没在调整名单里。难不成是……提拔?
“薛部长,这……去多水是任……”他下意识追问,想抓点线索。
“具体职务和差事,到了安阴就知道。现在,执行命令,交接工作!”薛高宇打断他,语气硬得像铁块,眼神里明明白白写着“这是政治任务,别多问”。
韩国豪心里跟翻江倒海似的,无数个问号打转。但干了这么多年组织工作,纪律性早刻进骨头里。
他猛地挺了挺腰,声音稳下来:“是!部长!我这就去办!”转身出门时,脚底下都有点发飘——多水县那地方,这是让他去填坑?
还是真有啥天大的机会?不管咋说,组织安排就得听,他咬咬牙,一头扎进成堆的文件里,开始手忙脚乱地交接。
同一时间,安阴市市委组织部部长杨梅的办公室里,电话“铃铃”响得急促。她捏着听筒听了几句,眉头从微蹙到拧紧,最后脸色都有点发白。
“是,是!明白!马上通知到人!”挂了电话,她拿起桌上的调令函,手指都有点发颤。纸就那么薄薄一张,字没几个,却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
“经省委研究决定:
卫氏李调任省社科院政策研究室主任,接通知后立即停职,2012年12月31日17:00前到省社科院报到。
时大海调任省水利厅办公室调研员,接通知后立即停职,2012年12月31日17:00前到省水利厅报到。
嵇根宝、马卫国参加省委党校‘新时期领导干部能力提升紧急培训班’,接通知后立即停职,2012年12月31日16:00前到省委党校学员处报到。
特别强调:此为政治任务,不得请假,不得迟到!”
调令直接从省委组织部发过来,绕开了市委常委会,直达个人和县委!这规格,这速度,还有那“不得请假”的硬话,处处透着不对劲。
消息第一时间传到多水县四个“头头”手里。
嵇根宝和马卫国正凑在一块儿喝茶,接到县委办转来的通知,俩人盯着“紧急培训班”“封闭管理”“不得请假”这几个字,眼皮都跳了跳。
马卫国皱着眉,端着茶杯的手顿在半空:“老嵇,这节骨眼搞封闭培训?还这么急?”
嵇根宝毕竟是老纪检,鼻子里嗅出点不对味,但党校培训也算常事,他强压下心头那点异样,端起茶杯抿了口:“说不定是省里有啥重要精神要传达。
年底了,突击学几天也正常。‘不准请假’,就是让咱重视呗。赶紧收拾收拾,别迟到,给省里留个好印象。”
俩人不敢耽搁,跟县委办打了招呼,各自叫司机备车,心里揣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嘀咕,匆匆往省城赶。
另一边,县委书记卫氏李和县长时大海接到市委组织部的正式通知,反应就激烈多了。
卫氏李捏着电话,声音都劈了:“啥?省社科院?政策研究室主任?杨部长,你没看错吧?这时候调我走?我是县委书记!这符合程序吗?”
电话那头的杨梅只能苦笑:“老卫,千真万确,省委组织部的红头文件刚传过来,白纸黑字,公章清清楚楚。让你们今天下午五点前必须报到!我也……我也觉得突然啊!”
时大海那边更炸毛,对着话筒吼:“省水利厅调研员?开什么玩笑!我这县长当得好好的,还有几个月才到期!调研员?这明摆着是流放!”
骂完,俩人心里都突突的,一股寒意顺着后颈爬上来。
几乎是同时,他们抓起另一部加密手机,打给了那个在安阴、甚至省城能给他们撑腰的“大领导”。
卫氏李压着嗓子,语速快得像蹦豆子:“领导,出怪事了!省里突然下了调令,把我弄到省社科院当啥研究室主任,今天下午就得报到!您……您知道这事儿不?”
时大海也急吼吼地问:“领导,我被调到水利厅当调研员了!一点风声都没有!这太反常了!是不是省里要动咱们多水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传来个同样透着困惑和烦躁的声音:“社科院?水利厅?紧急调动?……我这儿没收到任何消息!
省里最近没说要动多水啊……,现在稳定第一,这时候动你们,不合常理。是不是你们最近手太伸太长,或者下面哪个环节出了岔子,被省里盯上具体事儿了?”
听到“大领导”也不知情,卫、时俩人悬着的心反倒落下去点。既然靠山都没预警,说不定不是冲他们这“窝”来的。
也许是某个项目、某笔钱被省里审计盯上了?或者就是省社科院、水利厅缺人,临时抓壮丁?调令上级别还是正处,不算贬,说不定真是好事。
卫氏李定了定神,对着电话说:“领导放心,我们自己能处理。
可能就是去‘学习’‘调研’几天,避避风头。我们这就动身去省城报到,看看到底咋回事。”他特意把“学习”“调研”咬得重了点。
挂了电话,卫氏李跟时大海通了气,俩人决定同乘一辆车去省城,路上也好合计合计。
卫氏李甚至还对着来收拾东西的秘书挤出点笑:“组织安排,得服从嘛。省社科院也挺好,清静,正好搞点理论研究。”只是那笑比哭还难看。
时大海坐在卫氏李的专车里,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往后退,心里那点不安被更大的“念想”冲散了。
他侧过身,脸上堆着笑:“书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到了省城,离核心更近!社科院是省委的思想库,您这理论水平,正好大展拳脚!
说不定过两年,直接进市委班子了!到时候,可得拉兄弟一把!”
他心里打着小算盘:水利厅虽说不如县里实权大,但省厅的处长,能沾到的油水未必少,还更容易摸到高层的项目。
卫氏李被他捧得舒坦,那股县委书记的派头又回来了,矜持地点点头:“老时啊,咱们从多水这泥潭里滚出来的,到了省里更得互相帮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