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7 章 楚江河的应对措施 (第2/2页)
年轻干部小王率先发言:"我看他是心虚了,想用一些无关紧要的材料来转移视线。"
经验丰富的老张却摇头:"楚江河不是简单人物。
他在纪委系统工作多年,对我们的调查手段一清二楚。我怀疑他这是以退为进,说不定这些材料里埋了什么陷阱。"
李毅飞赞许地点头:老张说得对。楚江河这招很高明,既表现出了配合态度,又能试探我们掌握了多少情况。
李毅飞拿起文件袋,这些材料我们要认真研究,但要保持警惕,不能被牵着鼻子走。
接下来的几天,督查组与市纪委展开了一场暗流涌动的博弈。
楚江河以"配合工作"为名,派专人"协助"督查组调阅档案,实则暗中监视调查进展。
李毅飞则不动声色,表面上按照楚江河设定的节奏开展工作,暗地里却另辟蹊径,从其他渠道搜集证据。
一天深夜,李毅飞独自在办公室研究楚江河提供的材料,突然发现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一份关于开发区项目审批的文件编号与存档时间存在矛盾。
"小王,明天一早你去档案室,以核对文件清单为名,调取所有与开发区项目相关的原始收发文记录。"李毅飞立即给王阳打电话,"注意,不要引起对方警觉。"
第二天,小王顺利拿到了记录。经过仔细比对,李毅飞发现了一系列文件编号异常的情况,明显有人为篡改的痕迹。
"果然如此。"李毅飞喃喃自语。楚江河提供的材料看似完整,实则经过精心筛选和篡改,试图将调查引向错误方向。
就在此时,老张那边也取得了突破。通过分析银行流水,他们发现数笔巨额资金在特定时间点流入流出,与几个政府项目的审批时间高度吻合,而这些资金最终流向了一个海外账户,账户持有人与杨梅有亲属关系。
"李组,这些发现足以让我们对楚江河和杨梅采取进一步措施了。"小王兴奋地说。
李毅飞却摇头:"还不够。楚江河在纪检系统工作多年,反调查能力极强。我们必须做到证据确凿,一击即中。"
他沉思片刻,布置任务:小张,你带两个人以常规干部监察为名,去规划局和环保局核查开发区项目的审批流程,特别注意内部请示件和会议纪要。
老刘,你负责梳理杨梅的社会关系网,特别是她的海外关系。小王,你继续跟进银行那边的线索,务必查清资金流向。"
任务分配完毕,众人分头行动。李毅飞则坐在办公室,继续研究那些材料,试图找出更多线索。
与此同时,楚江河也嗅到了危险的气息。督查组看似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下,他能感觉到暗流的涌动。
特别是李毅飞不再要求调阅那些他已经"准备好"的材料,转而从其他角度切入调查,这让他感到不安。
"杨梅,你实话告诉我,你到底有没有用你表哥的海外账户收钱?"楚江河在一次秘密会面中直截了当地问。
杨梅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你...你怎么知道?"
"别管我怎么知道的!现在李毅飞很可能已经掌握这个情况了!你赶紧想办法,能处理多少处理多少!"楚江河几乎是吼出来的。
杨梅这才慌了神:"那我该怎么办?现在处理还来得及吗?"
"尽人事,听天命吧。"楚江河长叹一口气,"我也得为自己准备后路了。"
一周后的一个清晨,督查组突然采取行动,同时对市规划局、环保局等多个部门进行突击检查,调取了大量原始档案和电子数据。
楚江河得知消息后,意识到李毅飞已经绕开了他设置的障碍,直接深入核心领域调查。
接下来的几天,楚江河明显感受到压力的增大。
他安插在各个部门的眼线接连被调离关键岗位,督查组的调查越来越深入,已经接触到了几个他最不愿意被触及的领域。
更让楚江河心惊的是,省里几个一直与他保持联系的重要人物,最近都突然变得"联系不上"了。
就连一直暗中支持他的苗副书记,也在最近一次通话中暗示他"好自为之"。
楚江河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孤立,甚至可能已经被抛弃。他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后路。
一天深夜,楚江河独自一人来到办公室,从保险柜最深处取出一个加密U盘。这里面存储着他这些年来收集的一些"保命材料",涉及省里一些重要人物的把柄。
他原本打算在最后关头用这些材料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然而,就在他准备采取行动时,一个意外的电话让他改变了主意。
电话是他在中央党校学习时的老同学打来的,现在在京城某部委工作。
两人寒暄几句后,老同学意味深长地说:"老楚啊,我听说你们安阴最近很热闹。有些事情,宜早不宜迟啊。"
这通电话让楚江河一夜没有休息,就这么安静的坐着,回想着这么多年自己所作所为,后悔吗!或许吧,但这些只能怪自己不走运,如果运气好自己也不会走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