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巧合? (第2/2页)
等行至门前,那大夫迟疑了下,到底还是没忍住回头,
“这位大人,小人虽不知道孟小娘子犯了什么事,但她的身子经不起折腾。”
“她所忌之物太多,且每次发作都会损伤元气,一时半会或许瞧不出来,但若年岁大了,或是身体愈弱,所不适应之物就会愈多,到最后,兴许随便什么都有可能会要了她的命。”
他轻叹了声,
“若有金山银山将她仔细娇养着,不触外物也就罢了,可在寻常人家,她是难享常人之寿的。”
那大夫说完行了个礼,提着药箱离开。
外面大雨未停,瓢泼之下,天地都连成了水幕,江朝渊抬脚走到了窗边,手中把玩着腰上取下来的香囊,目光落在长街之上。
应钟的尸体已经收敛,街头那些血也早已经被雨冲刷干净,唯有四处翻到的桌椅和撞破的窗牖,还能看出之前发生了什么。
身后站着裕丰斋的伙计,回话时脸苍白。
“孟小娘子之前便是坐在此处,从上来之后就没去过别的地方。”
“孙三味说他今日得了雁娘子给的二斤肥膘,就自掏腰包请孟小娘子喝茶,只是那茶水上来之后,孟小娘子丝毫没碰,就一个劲儿的翻账本,后来出事时,茶壶还撞翻了。”
陈钱在旁:“楼上那么多人,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那伙计脸上僵了下,声音极低:“孟小娘子长的好……”
她模样好看,皮肤比剥壳的鸡蛋还白,笑起来更是温温柔柔,说话不紧不慢。
江朝渊摩挲着手里的香囊,想起之前蹲身行了官礼,丝毫不见半点市井之气的女子,的确长得不差。
陈钱挥挥手让人走了之后,才上前:
“大人,属下已经查问过了,奉陵暑热,每年入夏之后,这边许多酒楼茶馆都会在茶中放些清热之物,裕丰斋一直都有放鸳鸯藤,他们未泡的茶叶里也确有此物。”
“至于这驱蚊的香囊,也和那茶叶差不多,城中许多人都会佩戴,吴大人的夫人送给我们应该只是为了讨巧。”
江朝渊看着雨幕没说话。
陈钱继续说道:
“那个孙三味的底子很干净,他自幼生长在奉陵,没有去过京城,连茂州那边也不曾踏足过,和肃安公府没有任何交集,而且刚才用刑之后的说词,也和之前一样。”
“至于那个孟小娘子,她是两个多月前才来的奉陵,家中父母双亡,带着弟弟前来投奔亲戚,她口中的姑母名叫雁娘子,六年前落户奉陵,之后一直都住在城西福来巷,是个宰牲的屠户。”
雁娘子?
江朝渊神色微顿,姓孟?也不知想到什么,他开口说道:“孟宁还有弟弟?”
陈钱回道:“是孙三味说的,她们姐弟刚来奉陵还没找到雁娘子时,曾被地痞纠缠,孟小娘子的弟弟为了保护她被人打断了腿伤了脑袋,之后便昏迷了许久。”
“我交代了龚昂,他已经带着人去福来巷了。”
江朝渊低“嗯”了声,抬头看着房檐上流淌的水幕。
“大人,这孟宁目前看来没什么不对的,今儿个的事会不会真只是巧合?”陈钱低声问。
江朝渊未曾回话,他只是顺着窗边看向一旁。
应钟自楼上破窗之后,落下来砸碎的屋檐离这边有三、四桌的距离,落地后逃离的方向也不是这边。
当时众目睽睽,龚昂他们第一时间便行追捕,孟宁根本没有机会和应钟接触,就连那个叫孙三味的伙计。
不管是跟掌柜所说的那几句话,还是和孟宁来了裕丰斋后所有事情,他反复琢磨,也找不出任何可疑之处。
可是应钟突然暴起,只为了自尽……
江朝渊垂眸捏了捏手里的香囊,正想说话时,外间突然有人快步进来:“大人,冯大人过来了。”
陈钱脸一变:“姓冯的怎么来得这么快?”
冯辛宏是陈王心腹,跟他们这种半道投入陈王麾下的人不同,那姓冯的跟随陈王已有数年,远比他们家大人还要得陈王信重。
这次靖钺司奉命追捕太子,冯辛宏一路跟随,之前好几次都坏了他们的事。
“大人,您为陈王鞍前马后,那姓冯的却一直都不信您,就连陈王也派他监视,这次应钟死在咱们手上,断了太子的线索,他必定会借此生事。”
江朝渊闻言神色冷淡:“我本就是半道投诚,陈王对我有所怀疑也不奇怪。”
他将手中的香囊随意扔在一旁,
“去让冯辛宏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