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徐正加入,非大导的宣传预案 (第1/2页)
对于曹忠而言,拿到钱的那一刻,他的筹备工作已经进展飞速。
首要事情就是要和中影签订合同。
将事情彻底做实。
曹忠将获得的钱投资投入诚影工作室,
本来还想借着王红卫的手在北电申请五万的创作资金,但是王红卫没能申请成功,
北电以曹忠电影已经立项,不差五万投资为由,拒绝了投入。
王红卫说实际上是现在已经马上进入大四下学期,而且还是岁末年底,名额早就占完了,否则就有人过不好年节。
曹忠听懂了,但是没完全懂。
五万块难不成也给了子弟?
还是说这五万块,是某些人的新年礼物?
曹忠不解,但没在乎。
转过头来,又跑到中影和韩三品磨了磨,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即将会举办的议题,从那里得知明年初就有一份名为对青年导演的资助计划。
查了下,发现这时候已经是可报名状态,
但可惜资助计划都是占了坑的情况,虽然别的地方都很合适,比如45岁以下、有潜力、有创新精神等,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艺术环境,鼓励他们继续拍摄精品力作。
但是在这个条款中里面的一个取得过初步成绩的条款,把曹忠卡的死死的。
“看来都是是萝卜坑。一个坑加一个坑。”
相对于体制内这些能拿到的东西,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还是接地气的景田更具有现实意义。
曹忠无奈。
想要争取更多资金的计划基本泡汤。
宿舍舍友们,家里面倒是有米,但是相对于电影投资,确实是九牛一毛。
最后遗憾,只能以二百万为投资自主介入。
前来和曹忠洽谈的是中影的韩三品的秘书赵海城,
由于中影会是最大出资方,而且此前谈判并未深入到版权分属阶段,这次谈判,主要针对这些利益细节。
得知曹忠自主筹资二百万,赵海城倒吸冷气。
一个表演系学生,听韩总说也没什么跟脚,从哪里弄来的二百万?
难不成家里有大能?
赵海城抿嘴,对于曹忠不禁高看一眼。
曹忠明确阐述了已筹备团队的大无畏,高义之举,尤其以祖峰,梅婷等作为南京人愿意零片酬出演的认同。
并且将相关片酬以及导演费加入诚影的投资比例当中。
赵海城更惊了!
他是真的不懂曹忠身上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这么多人这么主动零片酬出演?
但曹忠说的话,他很难拒绝。
曹忠代表诚影要求中影要重视演员利益诉求,给出诚影部分分点,最终票房盈利由诚影方负责支付。
为了给中影足够的尊重,曹忠主动提出放弃外国版权售卖收益,但要求中影给诚影免费授权的部分限制性权利。
并且在各其他名利谈判上持续退让,完全认同中影的第一出品方地位,只是稍微提了点小要求。
要求将诚影同时加入到联合出品方之中,主要是为了提升诚影名声和曹忠个人品牌力。
实际上还是挂靠,将主导地位完全送给中影。
曹忠是选择借助演员和导演片酬这两面大旗,换算成投资拿下电影份额,最后视情况决定给祖峰等人发红包。
赵海城以及中影要的本来就是面子,对于分成要求没有太过为难。
只是略作谈判抗争。
一个小成本电影,赵海城也没觉得能赚太多钱。
别看《疯狂的石头》卖了两千六百多万,实际上最后分成,中影只拿了二百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