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酒坊升级 (第2/2页)
“卿卿,” 萧劲衍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他一身戎装未卸,肩上还沾着些尘土,“刚接到探报,黑石商队最近在边境活动频繁,似乎在打听咱们酒坊的消息。”
黄玉卿抬头,见萧劲衍走到案边,伸手将她耳边的碎发别到耳后。他的指尖带着外面的寒气,触得她耳廓微麻:“我正担心这事。苏清柔虽被流放,但她之前勾结的势力未必会善罢甘休。黑石商队若真与北境部落有关,咱们的酒坊恐怕会成为他们的目标。”
萧劲衍拿起案上的葡萄酿尝了一口,眉头皱了皱:“这酒还得再酿些时日。不过卿卿,你倒是有本事,把旱灾的隐患,变成了让朔北更结实的法子。”
“不是我有本事,是大家都想好好活下去。” 黄玉卿靠在他肩上,望着窗外渐渐沉下去的夕阳。远处的工地上,炊烟已经升起,牧民们的谈笑声隐约传来,混着酒坊里飘来的淡淡酒香。她忽然想起念安昨日在沙盘上摆的小石子,那孩子说要在边境线上摆上 “眼睛”,让敌人进不来 —— 或许,这西域商路,也能成为朔北的一双眼睛。
“对了,” 黄玉卿忽然坐直身子,从空间里取出一张图纸,“我想在酒坊旁边建个晒谷场,再挖几个地窖储存粮食。万一旱灾真的来了,酒坊的酒糟能喂牲畜,地窖里的粮食也能应急。”
萧劲衍接过图纸,见上面不仅画了晒谷场和地窖,还标注了通往蓄水池的暗道,眼底满是赞许:“想得周全。我这就让人去安排,争取下月完工。”
夜色渐深,将军府的灯还亮着。黄玉卿伏在案上,修改着酒坊的账本,将每一笔支出都记得清清楚楚。青禾端来宵夜时,见她在账本末尾写了 “黑石商队” 四个字,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问号。
“夫人,您还在想那商队的事?” 青禾小声问。
黄玉卿点点头,笔尖在纸上顿了顿:“我总觉得,这商队来者不善。咱们的酒坊就像块肥肉,不仅京里的人盯着,连西域的势力也想来分一杯羹。”
她抬头望向窗外,月光洒在庭院里,将影子拉得很长。远处的酒坊方向,最后一盏灯也灭了,只有风刮过木架的声音,像是在预示着什么。黄玉卿轻轻合上账本,指尖在 “黑石商队” 四个字上摩挲 —— 或许,这场酒坊升级,不仅是为了应对旱灾,更是为了迎接一场看不见的风暴。
次日清晨,酒坊的工地上又热闹起来。李老匠头按照黄玉卿的法子,带着工匠们在酒坛底铺上松针,将果酒搬进地窖。几个年轻的牧民扛着木料走过,嘴里哼着新编的歌谣,唱的是 “黄夫人,赛神明,救了朔北救百姓”。
黄玉卿站在远处看着,嘴角微微上扬。她知道,这歌声里的信任,是比任何物资都珍贵的东西。只是她也清楚,朔北的平静不会太久,黑石商队的异动、京中权贵的觊觎,还有即将到来的旱灾,都在等着他们。
她从袖中取出一颗耐旱的种子,轻轻埋进庭院的土里。阳光洒在种子上,仿佛能看见它生根发芽的模样。黄玉卿轻声道:“慢慢来,总会好的。”
风里带着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酒坊飘来的清香,在朔北的天空下,悄悄酝酿着新的希望 —— 只是谁也不知道,这希望的背后,正有一场更大的风暴在悄然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