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田先生上门找杨光树 (第1/2页)
锦上添花,也是花。
再不出手,恐怕机会渺茫。
这一次,好像这喇叭裤影响很大。
有流行全国的趋势。
田先生坐在后排,抽着烟:
“这杨光树,脑袋很好使嘛!
怎么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小平大队。
杨光树又侵占大队资源:
“今天开会,我就长话短说。
你们也看到了,服装厂生意火爆。
天天有人堵着大门要货。
我决定再建分厂。”
“光树,建厂子是好事呀!
你建就是。”
大队荒地,无人过问。
反正那玩意儿,也不值钱。
服装厂扩建,不少人都在打主意:
“这次终于轮到我了吧?”
还有谁没个亲戚?
娘家人求过无数次,想让小孩去厂里上班。
这次,就是一个机会。
杨光树可不想以后有纠纷:
“按市场价购买,钱大家平分。”
有钱分,大家不再吭声。
“现在农闲,建厂房,还是得大伙上。
工分没了,那就一块钱一天。
有报名的没有?”
就搭几块砖,又不是啥高楼大厦。
杨光树没这么多要求。
不倒就行。
报名,社员们争先恐后:
“光树,我会砌墙,上次我可出了大力。”
“光树,我会打灰,搅拌砂浆。”
“光树,我会捡砖头。”
老头老太太也来凑热闹。
一个月30块钱,这钱,好赚。
“行,整个大队都来,热闹。”
有钱大家一起赚。
让社员们开心开心。
杨光树也没分什么大工小工,一视同仁。
“光树这孩子,就是善良。”
照单全收,不少人很是感激。
一天一块钱,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说句难听话,老头老太太,一天3毛钱都不值。
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说干就干。
厂子早日建成,也好早点上班。
平地,挖地基。
社员们忙的热火朝天。
一辆吉普车,驶入小平大队。
田先生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不远处一排排的砖瓦房:
“这杨光树不得了,胆儿也肥。
大家上街卖个东西都吓个半死,他居然敢开工厂。”
这等眼界跟胆量,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瞅着社员们有说有笑的干着活:
“这是又要扩建厂房?”
田先生暗自庆幸:“还好今天来了,要不然等他飞黄腾达,高不可攀。”
那时候再想结交,比登天还难。
有吉普车进入大队,社员们都懒得多看一眼。
天天都有车进入,已经习以为常。
连小孩子都不再围观,没有了新鲜感。
车子,也就那样。
田先生找了个正在干活的社员问路:
“小兄弟,杨大队长在家吗?”
几块钱钱一包的红双喜,掏出来就散了一圈。
附近的社员,也没见过这种烟。
开着车来,这烟肯定不便宜。
“顺着大路直走,应该在家陪孩子。”
猜测这人,应该是想进货。
现在喇叭裤很畅销,是个人都想喝口汤。
“多谢兄弟了!”田先生带着手下就走。
远远的,就看到一个男子,在逗弄着两个小孩。
田先生有些疑惑:“不是说只有一个儿子?咋有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