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不是奖赏,是敲打 (第1/2页)
督察局,罗毅。
这三个字像一块冰,瞬间浇灭了赵刚心头的火热。
他不是没跟督察局的人打过交道。那是一群不看功劳,只看程序,不问结果,只问规矩的人。
他们的工作就是找出你工作中的“不规范”,然后记录在案。
派这样的人来颁奖,本身就是一种警告。
三天后,一辆军用吉普准时停在了厂门口。
车上只下来两个人,为首的正是罗毅。
他约莫四十岁年纪,身材干瘦,面容严肃,一身笔挺的军装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褶皱,眼神像手术刀一样冰冷而精准。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
在简单的接待室里,罗毅打开公文包,直接宣读了嘉奖令。
他的声音平铺直叙,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起伏,仿佛念的不是一份足以让整个军工系统震动的特等功嘉奖,而是一份平平无奇的行政通知。
原本挤在门口,准备欢呼的工人们面面相觑,脸上的喜悦和激动,在罗毅冰冷的声音中一点点冷却、消散,最后只剩下茫然和不解。
宣读完毕,罗毅将奖章和证书像递交物证一样放在桌上,然后目光转向陈致远。
“陈致远同志,请跟我来一下,有些情况需要跟你单独谈谈。”
赵刚的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他刚要开口,却被陈致远用眼神制止了。
陈致远平静地站起身,跟着罗毅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门关上的那一刻,赵刚已经坐不住了,他烦躁地在走廊里来回踱步,心里那股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办公室里,罗毅没有坐,他只是环视了一圈,目光在那些画满了复杂公式和草图的纸张上停留了片刻。
“陈致远同志。”
他转过身,开门见山,“上级对你的技术能力非常肯定,这次的嘉奖就是证明。”
他话锋一转,语气也随之变得严厉。
“但是,肯定不代表放任。我们接到一些反映,说你在红星厂的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太好的苗头。”
陈致远静静地看着他,没有说话。
“搞技术,要脚踏实地,更要懂得依靠组织,依靠集体。”
罗毅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更不能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好大喜功。”
他走到陈致远面前,目光锐利。
“红星厂是一个整体,所有的技术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你作为厂长,要做的,是团结所有技术人员,而不是把功劳都揽在自己一个人身上。”
“上级希望你摆正自己的位置,配合厂里的其他同志,遵守流程,按照规矩办事。不要再出现绕过组织,搞‘技术独裁’的情况。”
句句都是敲打,字字都是警告。
这番话,根本不是对一个功臣的谈话,而是对一个犯了错误的下属的训诫。
陈致远终于开口,声音平静无波:“我的目标,只是让前线的战士,能用上最好的武器。”
“这是每个军工人的目标。”
罗毅冷冷地打断他,“但这不能成为你无视纪律和程序的理由。希望你能明白,个人能力再强,也必须服从于组织。你好自为之。”
说完,他不再多看陈致远一眼,转身推门而出,带着他的助手,坐上吉普车,绝尘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