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子夜破阵 (第1/2页)
子时将至,宏宇大厦如同一头蛰伏在都市夜幕下的黑色巨兽,沉默而压抑。白日里穿梭往来的办公人群早已散去,只剩下冰冷的玻璃幕墙反射着零星的都市霓虹,勾勒出它棱角分明的、拒人**里之外的轮廓。
13楼,整层楼被警方以“安全隐患排查”为由彻底清空封锁。应急照明灯发出惨白的光芒,照亮了空旷的走廊和办公区,却将更深的阴影投掷在角落,使得那个位于东侧的设备间兼储藏室入口,更像是一个通往未知深渊的洞口。
张九黎带着两名绝对信得过的便衣刑警,守在了通往该楼层的唯一消防通道入口处,如同两道沉默的闸门。他通过对讲机与楼下及大厦外围的队员保持着最低限度的必要联系,所有通讯都使用了加密频道,以防万一。他的任务很明确:确保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没有任何人——无论是大厦保安、物业人员、甚至是身份不明的“协会”成员——能够闯入这一层,干扰陈玄的行动。
而在那片被封锁区域的核心,陈玄独自一人站在那扇熟悉的灰色防火门前。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滞重感,仿佛无形的淤泥充斥其间,呼吸都略显费力。那种低频的、扰人心神的嗡鸣声比白日更加清晰,如同无数细小的虫豸在墙壁内部、在通风管道里持续不断地振翅,带来一种生理上的不适与烦躁。温度也异常偏低,一种阴冷的、能渗入骨髓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包裹而来,与中央空调系统显示的数值完全不符。
陈玄深吸一口气,左眼那熟悉的刺痛感如期而至,但这一次,他并未试图压制,反而将其作为一种敏锐的感知天线,全神贯注地感受着周遭能量场的每一丝细微变化。
他推开防火门。
室内景象与他昨夜所见并无二致。那些大小不一、角度刁钻的镜子依旧静静地矗立着,在惨白的光线下,如同无数只冰冷、诡谲的眼睛,漠然地注视着闯入者。镜面之间构成的复杂光路虽然因缺乏自然光源而显得暗淡,但那种被精心设计过的、隐含恶意的指向性却丝毫未减,全部聚焦于房间中央那张孤零零的木椅。
这里,就是“血镜引煞局”的核心现场。
陈玄将随身携带的布包轻轻放在地上打开。里面是他今日精心准备的“武器”:三面从古玩市场寻来的老铜镜,镜身古朴,包浆沉厚;一包纯度极高的朱砂粉,已用无根水调和成浓稠的墨汁状,盛在一个小瓷碗里;一支小巧的狼毫笔;那枚祖传的罗盘;以及张九黎提供的雷击桃木芯和五帝钱。
他没有立刻行动,而是先手持罗盘,再次仔细勘定镜阵的精确气场分布。
罗盘的天池指针一进入这个房间,便立刻剧烈地摇摆、旋转起来,根本无法稳定指向。这是气场极度混乱、煞气浓烈到干扰磁场的典型表现。他缓慢移动,仔细感受着指针摆动幅度最大、最为狂躁的几个点位——那里通常是煞气汇聚或流转的关键节点。
同时,他凭借相灵秘术的感知力,仔细甄别着众多镜子中能量波动最为核心、最为阴寒的几面。这些镜子往往是整个镜阵的“阵眼”或“煞气放大器”,是布局者倾注了最多邪术力量的关键所在。
他的目光最终锁定在三面镜子上:一面是正对着入口,最大且反射路径最复杂的落地镜;一面是悬挂在斜上方天花板角落,角度极其刁钻,能将多方煞气折射向下汇聚的菱形镜;最后一面,则是紧挨着那张木椅背后,镜面似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暗红色泽,仿佛常年浸染了某种负面能量的方形镜。
这三面镜,构成了引煞、聚煞、冲煞的核心循环。
“就是它们了。”陈玄心中默念,破阵的第一步,便是替换与阻断。
他首先走到那面最大的落地镜前。越是靠近,左眼的刺痛感和周身的阴冷感就愈发强烈,甚至能听到耳边响起极其细微的、如同幻觉般的嘶嘶声,仿佛煞气正在抗拒他的靠近。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将这面邪镜从支架上取下,过程缓慢而谨慎,尽量避免过大的震动引发不可测的反应。
邪镜被移开的瞬间,空气中似乎响起一声极其轻微的、如同琴弦崩断般的“嗡”鸣,整个房间的气流仿佛都凝滞了一刹那!
陈玄迅速将一面老铜镜放置到原位上。这面古铜镜材质纯净,历经岁月洗礼却自带一股中正平和之气。在放置的同时,他咬破指尖,挤出几滴鲜血滴入朱砂碗中,以自身阳气增强朱砂的破煞之力,然后用狼毫笔蘸取浓稠的朱砂墨,在铜镜的背面飞快地绘制了一个简单的“辟邪镇煞”符文。
符文完成的瞬间,那面古铜镜的镜面似乎微不可察地亮了一下,一种温润、稳固的气场以它为中心微微扩散开来,虽然微弱,却如同在浑浊的泥潭中投入了一颗净水石,暂时撑开了一小片清明的区域。
紧接着,他如法炮制,对第二面、第三面关键邪镜进行了替换。每一次替换,都会引发周围气场一阵轻微的紊乱和抵抗,但伴随着古铜镜的镇守和朱砂符文的加持,那种令人不适的煞气都会被压制、中和掉一部分。
核心镜面替换完成后,陈玄开始了第二步——阻断煞气流转路径。
他再次端起朱砂碗,目光锐利地扫过地面、墙壁以及空气中那些无形的煞气通道。这些通道是镜阵多年运行自然形成的能量轨迹,也是煞气流转的“血管”。
他俯下身,用狼毫笔蘸满朱砂墨,开始在那些感知中最“炽热”、最“粘稠”的能量路径上,绘制一道道朱砂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