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江面交易 (第2/2页)
想到美味的野物,这个妇女的坏心情都被打消了,现在她只想等着贺云天回来。靠山屯的人都知道,贺云天进山虽然没有打过大货,但野鸡野兔总是会带出来一些。
在这个艰苦的岁月里,只要能够吃到肉,谁还在乎吃的到底是什么肉啊。
这个妇女等了一会,实在受不了这种低温的天气。她又看了一眼贺云天家的大门,就选择了离去。不过她也没有打消这个念头,她打算下午的时候再来看看。
在靠山屯里面,打贺云天主意的不止这一个。继她之后,还有好几个妇女来到贺云天的家门口。
其中更有不守规矩的,直接打开了他家的木制大门,来到院子里面,见到贺云天锁上的房门,才罢休。
贺云天不知道,自己一大早就被人惦记上了。他被飞羽带着在乌苏里江上面飞了几十分钟,才看见江面上有着一大群人。
贺云天指挥着飞羽降落在一个偏僻的地方,他从空间出来的时候,身上出现了一个帆布挎包,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的字样。
贺云天快到江面的时候,从空间里面拿出了几瓶白酒,有二锅头、有北大荒。至于汾酒、茅台这些好酒,老毛子也喝不明白,还是不拿出来了。
后两种酒属于甲级酒,贺云天自己的存货都不多。60年代的茅台放在几十年后,一瓶都可以卖出天价。贺云天也不舍的现在就拿出来,给这些老毛子糟蹋。
贺云天来到江面上的时候,就看到不少华夏和苏联的人在互相交易。一个个一边说还一边比划着,仿佛都能够听懂对方说话一样。
60年代,远东地区生活的苏联人,生活的也并不如意,生活好的都是在欧洲那边的人。华夏国内是生产队模式。苏联那边是农场模式,都是属于集体劳动的范畴。
贺云天看了半天双方的交易,华夏这边的人,都是用山货、肉类、粮食或者轻工业产品和苏联那边交易。苏联人的那边提供的都是兽皮、罐头、这些工业产品。
华夏的摊主很随意,随便铺着一块布放上几样东西就算是一个摊位了。苏联那边,有的也是铺上一块布,还有的搭起一个帐篷,在帐篷里面交易。
由于两国国内的管控,双方的交易,多是还是以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或者用贵金属交易,很少有直接使用现金的。
贺云天观察了很久,果然如传闻中一样,这些老毛子你只要给他酒,就可以换走他们手里的任何东西。
贺云天观察了好久,在一个摊位上面用一瓶二锅头换了一根苏联的大红肠。那个老毛子摊主看到贺云天带了一挎包的白酒,热情的想要多换几瓶,但都被贺云天拒绝了。
相对于红肠,贺云天还是对鲜肉更感兴趣,换这个红肠只是想要尝一下味道。
贺云天离开这个摊位没多久,就被一个身高一米九多的老毛子壮汉拦住了去路,贺云天立刻戒备了起来。
这个老毛子拖着一口不标准的东北话说道:“这位朋友,不要紧张,我听说你的包里有不少的白酒,想要和你交易一下。我的摊位就在那边,如果你不感兴趣的话,就当我没说。”
一边说,这个老毛子壮汉指着一个大帐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