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 永远的嘴强王者 (第2/2页)
张凡俯下身,仔细看着屏幕上的曲线。
一个曲线看了十几分钟,慢慢周围也围拢了一些人过来。
老人都知道,张黑子虽然很少来实验室,但关节节点,他的指点都特别有用,新人不知道,只是好奇和担心,这个很少来实验室的院长不会胡几把乱指挥吧!
其实张黑子在跑数据。
在茶素的科研中,张凡很少进行干预,失败也好,成功也罢,这都是必经之路。
十几分钟过去了。
许仙也纳闷,这是怎么了?光看这个有啥用!
能看着什么稀奇吗?
他也学着张凡仔细的看着自己都能默写下来的曲线和数据。
没啥稀奇啊!
十几分钟过去了,黑子终于知道哪里出问题了!
许仙这个玩蛇的,一直想的是硬!
是不是因为蛇给他说过什么。
他路走的有些偏了,继续下去,肯定出不来。
他是把胶水当成钢板了。
不说胶水,就说骨骼有钢板人家的硬度都是用维氏硬度的,和你就不是一个赛道好不好。
“嗯,不错!”张凡没说什么,就夸了一句。虽然走偏了,但人家是走出来了。
许仙连忙调出另一份记录:“院长您看得准。我们分析主要是两个因素:一是骨面处理一致性,虽然我们要求标准化打磨,但微观层面的粗糙度仍有差异;二是粘合剂混合后活性窗口期的控制,时间稍长或稍短,流动性变化就会影响涂布均匀性。我们正在优化自动涂布设备来解决这个问题。”
张凡点点头,目光又投向旁边一台正在进行循环加载测试的机器,模拟的是人体行走时对骨骼的周期性压力。“疲劳测试数据怎么样?粘结界面能承受多少次循环加载而不出现明显强度衰减?”
许仙的这个实验室,张凡也不得不感慨,太尼玛豪横了,这货不声不响的弄了这么多的设备。
有些设备是闫晓玉支援的,但绝大部分都是许仙和药企还有特种骨科勾兑出来的。这就不得不说人家这个性格的好处了。
你让王亚男弄,王亚男能锤死药企但绝对弄不来设备。
“自然骨愈合是一个‘成骨-破骨耦合’的动态平衡过程。破骨细胞负责吸收旧骨,为成骨细胞建造新骨清理场地。
如果破骨活动受抑制,可能会影响后续的骨改建质量,导致新生骨的力学性能不佳,或者出现只建不拆的异常结构。
这是我们通过动物模型初步观察到的一个潜在风险点,也是我最担心的干扰自然愈合的问题……”
许仙还在喋喋不休的说着,张凡已经不怎么听了。
他在手术上是真有天赋的,这玩意就算没有系统,他也能在手术领域随着时间磨炼出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在科研上,就费劲了。
就算知道结果,他给许仙也说不出什么思路来。
但看着张凡沉默的样子,大家都很期待!
张凡沉默了片刻,走到白板前,拿起笔,然后把所有的关键数据,优势、风险点,全部列了出来。特别是强度衰减曲线、微裂纹扩展速率与加载次数的关系、以及不同浓度降解产物对两种细胞活性的剂量效应曲线。
“我去,尼玛这么短时间,院长就记住了?”老人们真惊讶了。
倒是新人没怎么奇怪,他们以为许仙一直在汇报!张凡早就知道这些数据了。
“把这些数据再放大十倍,能和什么材料级别的钢板划等号?”
许仙立刻摇了摇头。“不是一个量级!”
“那么放大百倍呢?”张凡又问。
许仙看傻逼一样,看了一眼张凡,忽然,他好像明白了点什么一样。
“所以,咱们不能一味的追求硬度,胶水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小方向是错误的。放大百倍都未不能达到钢板的硬度,为什么咱们非要在这个方面走呢?”
“可是……”
“别想短时间内就彻底取代钢板,我们应该想的是补充!如果说,我们能不能这样……
第一个方案,继续你们目前的思路,说不定你们能走出不一样的世界。
第二个方案,把胶层做成可拆卸的——先固定,等骨痂长出来,再让它在 37℃下自动溶解,应对的就是复杂骨折。
第三个方案,增加对于承重骨的大段缺损或严重粉碎性骨折,我们的策略需要调整。不能单纯依赖粘合剂的胶水作用。
应该考虑粘合剂+有限内固定的复合固定方案。比如,用我们的粘合剂进行微观复位和初步固定,再辅以一枚生物降解锁定板或生物降解髓内针提供宏观的、可靠的力学支撑,分担掉大部分周期性的负荷。
这样既能发挥我们粘合剂在精细复位和生物活性上的优势,又能通过传统内固定保证长期的力学稳定性,规避疲劳衰减的风险!”
许仙不说话了!
不是他觉得张凡说的不对,而是觉得自己是傻逼了!
“那……”
许仙的心虚的看了看周围实验室的同志,又看了看张凡。
他的意思张凡明白,就是说,既然这个胶水适用面这么窄,还继续研究干什么?
说实话,张凡看着萌蠢的眼神,心里真的舒爽。
尼玛在胖子,在曾女士面前,自己就和傻子一样。尼玛有时候都不敢说太多的,深怕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懂。
但现在站在许仙面前,张凡又有了一种从上而下的碾压了。
啥都不懂!
“窄吗?不窄了!每年小关节损伤,运动损伤,特别是一些运动员的损伤,大开大合的手术是破坏性的治疗。
而这个胶水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这个事情你不用管了,你就弄的科研,剩下的交给曾女士。”
张凡说的不多,但就像是晴天劈了雷一样,把一群人给惊醒了。
然后,黑子摆摆大褂,潇洒的离开。
剩下一群用崇拜的眼光看着离去的背影。
尼玛,院长这么强吗?
其实,张凡在实验室里也就是嘴强王者,你让他自己弄,他真弄不出来。
这就牵扯出目前科研界最大的一个问题。
到底是思路重要,还是方法重要。
比如有个人提出一个思路,然后有人用他自己的办法把这个思路给研发出来了。
那个重要?
这也是很多导师和学生之间产生恨不得杀死对方的想法。
行政楼里,秋风吹进,曾女士用幽怨的眼神看着张凡。
因为此次去魔都,张凡没用她。
“魔都这边都是小事,让胖子和朱倩倩这种二把刀就够了。你是将才,是帅才,是要大用的!”
情绪价值很重要的,尤其是对这种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
比如对许仙,张凡就没啥情绪价值,给你个锤子,花了那么多的钱让你弄钢板,你给老子弄了一摊水!
曾女士毛顺了!
张凡这才把许仙实验室骨粘合剂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重点强调了其技术上的独特优势生物活性、可诱导成骨和目前的局限性承重强度不足、应用场景相对细分。
“所以,院长您的意思是?”曾女士已经猜到了张凡的意图,眼神开始闪烁起精明的光芒。
她不会在意这个东西到底是干什么的,但张凡一说,她就明白了。
张凡身体前倾,压低声音:“我的想法是,这个技术,现阶段我们茶素自己投入大规模临床和产业化,精力、资金、风险都太大。
但是,它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运动医学、复杂小关节修复、骨不连治疗这些细分领域,是颠覆性的。所以,我想把它卖给国际顶尖的药企或者器械巨头!”
曾女士微微颔首,示意张凡继续。
“但卖,不是简单的技术转让。”张凡目光灼灼,“第一,要卖出高价,这笔钱要能支撑我们后续更前沿的研发。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不光要让他们竖起大拇指,还达成了战略合作,让他们在茶素生产!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付钱,还要感谢我们给了他们机会!”
曾女士听完,微微的思考了一下,她没有说张凡你要这要那的,什么都想要。她甚至觉得张凡真的啥都不懂。怎么能只要这么一点呢!
“院长,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您知道这个小关节的市场吗?”
“嗯!略有耳闻……”张凡一本正经的。
他知道个锤子!
“不说其他,光运动医学的手指小关节指征单拎出来,对标Arthrex的可吸收钉,全球年手术量 320万例,只要替换 8%,销售峰值就能做到 5亿刀了。”
张凡已经傻了!
“这还只是手指小关节,如果算上肩部、膝盖、肘部、手和手腕、脚和脚踝以及髋部呢?
光Arthrex一年的收入就过百亿刀了!”
“这么多?”
“这还是一家!”
“我说什么来着,你就是干这种大事的,如果今天来的是胖子,他肯定会说这是什么破玩意,不如开个直播,咱们卖课!你需要什么,搭台子还请人,我全力以赴!”
曾女士也是雷厉风行的女精英。
她根本不客气,“其实在茶素建厂生产并不是最合时宜的,但如果非要这么干也不是不行。
不过需要一个硬背景来给药企做保证,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