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晋国公很忙(中) (第1/2页)
“谭叔父?”
郑愚表情浮现些许迷惑。
他当年在御史台干活,也是参过祈善的,自然会了解这位元从重臣的家庭背景与大致人脉,祈相似乎没有一门“谭”姓亲戚。奇怪的是自己恢复前世记忆,又仔细梳理今生,意外发现祈妙身边多了个接触频繁的“谭叔”,二人通讯频繁,善堂每天都能收到几封。
郑愚也替祈妙取过两回信。
两次的寄件人都是他。
郑愚小声问祈妙:“他也婚事难吗?”
其实他很想说不要虐待老人啊。
既然是跟祈相同辈,年纪估计也奔着花甲之年去了。若“谭叔”也是文心文士/武胆武者还好,相貌体格正值花期,要是普通人,这半截身体都入土……一把年纪经不起折腾。
祈善:“……”
祈妙佯装咳嗽:“那倒不是。”
谭叔那个情况也不可能娶妻生子,他的转世之身还有几分可能。不过,祈妙刚才指的可不是“谭叔老大难让人担心”,而是:“谭叔忙着圣殿杏林医士考核,准备四战了。”
谭叔这段时间跟她通信频繁也是在请教考核小技巧,从信的内容来看,对方近来精神状态有些不太正常。对于这点,祈妙充分表示理解。她当年医家圣殿也是天时地利人和加持下才艰难上岸,老师董道以及几位杏林医士轮番开小灶。但凡少一点,也要三战四战。
医家圣殿有个小道消息,据说有个隶属于兵家圣殿的二十等彻侯在延凰十六年的时候就三战医家圣殿考核了,直至今年,医家圣殿也没多出兵家圣殿之人,这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这位彻侯估计在四战五战甚至六战。
医家圣殿入门考核,一季一次。
理论上一年就能四战的。
二十等彻侯都要被医家圣殿来回拒绝,更何况是谭叔这个特殊情况。偏偏谭叔还想要争取在转世之身十八岁成年前完成考核,不然他就要重新积累进入医家圣殿的入门资格。
那可是十五年起步啊。
想想就能让人绝望。
饶是谭叔那样性格也快被逼疯了。
而这,也是祈善突然请年假的原因之一。
托了喻海这个挨千刀的福,谭曲这些年都维持着非人状态,这也导致一半真灵被拘在真正的祈善旧躯,一半真灵过了六道轮回正常转世。祈善当年也想过将转世后的半截挚友抱走抚养,哪怕出天价也要将半截挚友从这一世父母手中买走,但最终也只是想想,因为他这一世的父母十分疼爱孩子,连孩子三四岁表现出智力低下的缺陷,父母也不曾放弃。
另外半截挚友,也就是祈妙口中的谭叔则开始专攻医术。在孤岛上的病患恢复正常人行动后,他便带着这帮特殊存在隐居深山,不让外界打扰他们也不让这万余人危及外界。
谭曲本就有一定医学基础。
上手极快,学医第三年便能独立出诊。
自此,他踏遍万水千山,到处给人义诊,赠医赠药。看诊不看病患贫富贵贱,只要上门求医一律不收诊金,唯一且仅有的一个条件便是记住他的名字——他叫谭曲,谭乐徵。
目标是未来名留青史的医圣。
这目标听着有些异想天开。
不过,谭曲倒是身体力行朝这方向努力。
不仅考了康国的行医资质,还一路从卷王辈出的医者里面杀出重围,入了医署。去年西南某地雨季发生洪涝,尽管第一时间便派人救灾,可灾后依旧发生小范围瘟疫。谭曲直接去封闭疫区主持,他的体质特殊,没人比他更合适。不论是人品还是医术都得到认可。
医署不少杏林医士就等着他凑够圣殿考核资质,成为真正的杏林医士。普通医者只能靠最基础的医术治病救人,而杏林医士接触的领域比这个广阔,医术手段更是五花八门。
许多普通医者眼中的绝症在他们眼中都算不上大病,若谭曲能入了医家圣殿,他或许能对医家圣殿典籍的研究提供更多贡献。结果,这位医署新人三次入门失利,准备四战。
董道:“……”
他多少知道一点这个看似没什么背景的草根医者跟晋国公府的关系,谭曲对祈相的重要性堪比晋国公府上的祈妙与素商,便犹豫着要不要主动上门给人补个课,或许有效果?
“嚯,谭君这是怎么了?”
董道敲响谭曲为了备考租下的僻静小院。
院门一打开,露出一张青白无神的脸。
谭曲眼神呆滞涣散,行走如鬼魅飘忽来去,看得董道都以为对方没气了。啊,这话也不太对,谭曲确实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活人。谭曲开了门,也不招呼一声,往屋内走了两步突然清醒过来,似乎刚发现身边多了个董道大活人:“医令怎么来了?快入屋坐一坐。”
董道看着满地白纸黑字无处下脚,勉强捡了个空地坐下:“老夫是听说谭君请了假,想着是不是你身体不舒服,专程过来探望的。若有生活上的不便,谭君可以跟医署说。”
谭曲跟晋国公府的关系并未摆明。
董道也识趣不点破。
只是将谭曲看做寻常医署医士看待。
“非是生活困顿……是下官医术不精,迄今也未能获得圣殿许可……”谭曲难得露出几分沮丧,脑袋微微低垂,不过精气神还算不错,应该没有被几次失利打掉那股子决心。
董道笑道:“医家圣殿本就严进,是百家圣殿中门槛最高的一家,几次失利也是再寻常不过的。倘若那些入不了别家圣殿的庸人,全都去念个十几年的医书,再去凑百千个病患,简简单单就成了杏林医士,那么天下庸医横行也不是不可能了。医家,人命关天。”
在董道看来,失败个几十次都正常。
谭曲是他非常看好的。
董道也不希望他被浮躁毁掉前途。
嗯,最重要的是谭曲真成了医署自己人,他跟君巧就是医署的两尊财神兼大靠山了。日后在朝堂上也能为医家争取最大的利益,尽可能多的资源以及保障,董道是稳赚不亏。
谭曲虚心干了这碗鸡汤。
“医令说的是。”
董道笑着指了指谭曲连着七八日没休息梳洗的狼狈模样:“既然知道了,还不去好好梳洗一番,睡一觉养养精神?这般蓬头垢面模样,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谭君家中出变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