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力量 (第2/2页)
自己的对手好像并没有经历过有序或者无序的针对训练。
它的每一手棋,虽然都有着算力作为支撑,但它很多步棋,都走的像是业余新手,没有后劲儿。
尤其它的判定行为也很奇怪。
正常ai绝没有人类棋手的“韧性”。
什么叫韧性,就是当对局胜率低于一个数值后,ai并不会浪费时间去寻求百分之几的获胜性,而是直接认输。
这其中最经典的还是前年的ai大战,当红方ai棋手用出当头炮,对面ai直接认输。
反观微型电脑,硬是下到了最后一步,“眼睁睁”的看着美籍棋手吃掉老将才认输。
这也让美籍棋手开始有了疑惑。
他甚至开始怀疑微型电脑背后说不定是有真人棋手操纵。
这也导致美籍棋手的第二盘棋,明显对局慢了很多。
依旧是当头炮起手,对面则是单马跳防。
这一局棋下的有些漫长了。
除了开局五手,美籍棋手之后的每一手都超过了两分钟的思考时间。
望着对面的阵型成型以后,美籍棋手越发确定了自己的猜测——操纵这台微型电脑背后的90%可能性是真人棋手,并且这个真人棋手的实力浮动很大,只看上局总体水平也就差不多是一级棋士水准。
美籍棋手长舒了一口气后,决定速战速决。
他放弃了他最初想要炫技的想法,开始一味地进攻,一味地突破对面的阵型。
可很快,他又停下了持子进攻的想法。
因为对面远比他想的要顽强。
不止如此,对面好像还在偷学与研究他的思路,在他决定进攻的那一瞬间,对面的防守不停的拉长,宛如一个口袋阵一般,让他倍感不适。
哪怕他清楚凭借自己的先手和多马的优势,迟早能撕开口袋阵的一道大口子,他也不愿意冒险去拉长对局时间。
因此,他在后局又剑走偏锋,放弃了双马挺进对面阵型的优势,反倒是以双炮为进攻点,艰难的打出一场另类的快攻,最终获得了胜利。
只不过他脸上没有任何的喜悦的表情,哪怕这一场胜利让他获得了许多赞美声,也让他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今天的主角。
他也没有像往常一样轻狂的说些什么,而是向主办方申请最后一轮的比赛。
最后一轮的比赛在一个小时之后,他走下台,望着若有所思的杨铮,美籍棋手的脸色忽然又变得十分难看。
他走上前,又拍了拍了杨铮的肩膀。
“杨铮,你是学计算机的,你说人工智能里的人工二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杨铮本想回答自己的看法,可看着欲言又止的美籍棋手,他识趣的等待着对面的答案。
“虽然我不是学计算机的,但是我觉得啊,人工智能里的人工二字,人指的就是我们,工是替代的意思。”
美籍棋手又感叹道:“你说,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这么坏呢?总想着用什么东西去替代我们呢?”
“你说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