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偷偷努力 (第1/2页)
“来钢城的路上我还在想,临出来前李主任交代我的那番话是什么意思。”陈寿芝笑着看向身边的李学武讲道:“到这里了我才真正的理解。”
“呵呵,李主任爱管闲事。”
李学武转头瞧了他一眼,轻笑着讲道:“有的时候还管不好。”
这算是玩笑还是认真的?
陈寿芝有点麻了,当着司机和秘书的面同顶头上司谈论集团一把的坏话?
自己应该怎么接下茬?
在线等,很急——!
“不过李主任心是好心,对谁都一样,尤其是你这样新来的同志。”
李学武瞧见了陈寿芝惊讶和谨慎的目光,没太在意地探着身子从前排扶手箱的位置拿了自己的保温杯拧开喝了。
这台车是老李用剩下的,当初换了大红旗以后硬要塞给李学武。
当时李学武还没有资格乘用这台车,便放在了小车班。还是他提任秘书长以后了,真正外任辽东才真正用上。
红星钢铁集团有自己的汽车制造厂,有完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供应链,还有产品高端的改造车实验基地。
这么说吧,这台车外表看起来还是伏尔加m24,但车内装饰完全看不到毛子那种粗糙的风格。
该有的全都有,甚至连微型电台都有,这是李学武的移动办公室。
陈寿芝坐在副驾驶的后面,能真切感受到这一点,从这台车的改造风格便能看得出秘书长的为人和做事风格。
低调、奢华、有内涵?
“虽然你才刚到集团工作,但李主任一定找你谈过话了,对吧?”
李学武吹了吹保温杯里的热茶,再一次看了身边的陈寿芝问道:“他有没有跟你谈集团的企业文化和发展史?”
“呵呵呵——”
从陈寿芝略微惊讶和尴尬的表情中李学武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或者说这个答案并未出他所料。
“李主任确实很好,很温和。”
陈寿芝还能说什么,难道讲一讲李主任是如何拉着他讲了一中午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还要从那一次惊险刺激的边疆之行讲起?
听着就够乏味的,难道还让他自己讲,这算不算自我惩罚?
“日子长了你就会发现,其实他很好相处,至少比我好相处。”
李学武喝了热茶,拧好了保温杯,交给了副驾驶的张恩远。
他说话的空隙,陈寿芝仔细打量了他的表情,并没有一丝丝的自谦和虚伪。
这得是一个多么复杂的人啊。
集团的这位秘书长有多重身份,他站得高、望得远,对于其他人李学武的身份是秘密,对于他来说不算是秘密。
复杂的身份铸就了工作上的辉煌,也让他身边这位集团领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看起来模糊不清。
什么叫至少比他好相处?
这是对他讲李主任在他来钢城时强调的那句话的回应吗?
如果是这样,那这位的心机也太深了,他当真有些含糊了。
明明已经认真消化了那些传出来的消息,也认真接受了别人叮嘱他的事实,在明确不敢轻视对方年龄的情况下,还是被对方拎起来点了点。
红星钢铁集团的干部都是这样吗?
如果是,那他真掉狼窝里了。
6月份结束,开启了7月新的一天,这也意味着69年过去大半。
在过去的半年里,《人民大报》总结了一条喜讯:我国麦类作物大丰收。
不用惊喜,丰收这个词汇最近每年的报纸上都会出现,且频次越来越多。
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自然选择时期,正在向解决温饱问题而努力。
工业发展呢?
外面的不看,只看红星钢铁集团。
7月1日,《联合工业报》报道:亮马河生态工业区工人新村项目又添新成员,红星钢铁集团拟在工人新村建设大型工人俱乐部,还有标准化液化气站。
前者体现了集团对职工业余文化娱乐生活的关心,后者体现了集团对职工生活品质提升的努力。
建设俱乐部有啥用?
这个年代工人不能没有俱乐部,大学习时期为了加强组织的管理,接连取缔了各种各样的俱乐部。
现在红星钢铁集团又要给工人们建设和投资新的俱乐部,这又意味着什么?
没错,关于职工娱乐生活的约束和限制放宽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释放。
尤其是当城市释放了年轻人就业压力和毕业生分配困难等矛盾以后。
几千万城市青年涌入农村社会,不仅加强了农业农村的变革,也加快了农民向新时期、新时代耕种标准的迈进。
有人说城里的年轻人去农村就是捣乱的,就是惹祸的,这话是不对的。
以偏概全要不得,真正为农村建设做出努力和工作的大有人在。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更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至少李学武几次回京还没听见有人偷偷跑回家的,骨气还是有的吧。
农业发展离不开工业,工业发展也离不开农业,今年上半年国内发展普通低合金钢便获得了获巨大成就。
红星钢铁集团冶金厂、轧钢厂、五金厂通力合作,用我国特有的某些合金元素制成的犁铧钢、大桥用钢、钢筋用钢、电站用钢、采煤机械用钢等,品质已经超过国外同类名牌产品。
由红星电子参与研发制作的我国最大的两台农业用水泵试制成功,整个水泵自动控制程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你说一个水泵的自动控制程序都需要几个工厂合作才能完成研发设计?
从一百开始和从零开始完全就不是一回事,这个年代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不是落后的就是夹带私货的。
真正如红星钢铁集团这般一直捏着外商的手腕开展合作的少之又少。
李学武在给陈寿芝介绍辽东工业最近半年的产业成果时,车队也开进了奉城。
***
“李秘书长,欢迎欢迎啊。”
车队刚刚在大楼门前停下,便有人带队从台阶上走下来。在见到李学武等一行人下车,那人笑着连声打了招呼。
“这位便是我们沈飞的王新副厂长。”有办公室副主任上前给两人做了介绍。
“不用介绍,我见过李秘书长。”
没等办公室主任介绍到客人,王新便笑着握住了李学武的手,点头说道:“上次您和贵单位李主任到辽东做客,我有幸参加了那次的工业座谈会。”
他很是谦虚地讲道:“会议上李秘书长的发言我至今记忆犹新,您就辽东工业发展讲的那几点意见我印象尤为深刻。”
“见笑,一家之言,能有机会来沈飞学习参观也是我们红星人的荣幸。”
来而不往非礼也,人家说话都这么客气,李学武自然要说一些好话。
他晃了晃对方的手热情地讲道:“感谢您的邀请,谢谢。”
“您太客气了,能邀请到诸位来沈飞做客,我们蓬荜生辉才是。”
王新一看就不是负责工业生产的副厂长,管业务或者后勤是有可能的。
你瞧他这份待人接物和应酬的能力,这是车间爬上来的副厂长能有的好脾气和态度吗?
两人寒暄客气片刻,李学武转身给对方介绍了身边的同行人员。
当听说红星钢铁集团的常务副秘书长也跟来了,王新是有些惊讶的。
因为一般情况下,秘书长和常务副秘书长不会共同出席一个外单位活动。
集团内部的活动是有可能的,但其他兄弟单位的活动哪有这么参加的。
一个秘书长的份量不够,再加上一个常务副?这不是开玩笑嘛,加码也没有加常务副的,哪怕是一般副主任呢。
就在王新愣神的片刻,陈寿芝已经同他握了手,然后便礼貌地退到了一边。
李学武这边继续介绍随行团队,有工程师的介绍王新都没注意到。
他心里是在猜测,红星钢铁集团的常务副来辽东,是不是对方集团有什么变动,那接下来的合作找谁谈?
王新在怀疑什么?
李学武带着自己的常务副来参加沈飞的活动,是不是意味着他要走了?
一般只有主管领导要调任,才会带着接任的人参加同一个外单位活动。
要不是真有别的目的,王新才不会这般失态,更不会心里打含糊。
欢迎他们来参观和参加活动是有程序的,办公室主任及时提醒了王新。
“听说你们要放大飞机?”
在迈步上台阶,往临时休息区走的时候,李学武就这么直白地问了出来。
都到现场了,马上就能见到了,还有什么好保密的,想问就问呗。
王新很关注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的工业规模,同样也关注过李学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如果不了解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的主要负责人,那接下来的谈话该怎么展开呢?
正因为了解过李学武,也了解过他的身份和作为,这才在厂务工作会议上主动提出邀请红星钢铁集团来参加活动。
一般来说,沈飞不会邀请三机部以外的,甚至是与飞行器无关的企业来参加这样的试飞活动。
但就像王新在会议上提到的,红星钢铁集团辽东工业有钢飞,虽然是直升机,可人家也是有航空器工业的。
所以,就在活动临开始的时候,他亲自准备了这份邀请函,并安排办公室副主任亲自送到冶金厂。
他知道李学武在哪,所以邀请函送的非常准确,这也侧面证明了他对李学武的了解。
李学武能亲自来,甚至没有在意邀请函发出的时间太晚太紧急,还带了这么大的团队,诚意显而易见。
所以两人沟通起来极为顺畅,谈话的节奏和气氛也很融洽。
“我不知道李秘书长你有没有了解过咱们的战斗机相关工业情况。”
王新看了李学武,轻声解释道:“我们受三机部委托,研制了一款新型战斗机,就在今天的活动上做试飞演训。”
“哈哈,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李学武当然很高兴,这种机会在后世都不多见,在这个时代得有多珍贵。
就说他选择的随行人员,没有厂保密部门审核通过的根本来不了。
看到就是学到,今天我们拥有直升机制造厂来看战斗机试飞,明天我们的战斗机试飞也邀请对方来参观学习。
这才叫来而不往非礼也。
红星钢铁集团参观团队确实很受沈飞的重视,或许他们也没想到红星钢铁集团对沈飞的邀请会这么重视。
当李学武带着红星钢铁集团的团队走进观演区域准备就座的时候,前后左右纷纷投来了或是惊讶或是意外的目光。
有认识李学武的,也有不认识李学武的,但红星钢铁集团机关职工统一的着装,统一的工作牌以及胸前的像章,就是瞎子也不会认错人的。
红星钢铁集团参观团队在面对这些似是在说“他们怎么来了”的目光时不由得挺直了脊背,自豪感油然而生。
今天是飞机主题的活动,等明天汽车主题、电子主题、钢铁主题的活动我们都能参加,这就叫实力不允许我们低调!
为什么沈飞叫厂,而不叫集团,国内目前集团型企业又有几家。
试问他们有什么不好意思骄傲的。
李学武笑呵呵地随着工作人员进场,直到坐下的时候才看见身后跟着的是一群骄傲的小鸭子。
昂首挺像,雄赳赳、气昂昂,走起路来威风八面,看着可不就像初出茅庐的小鸭子嘛。
活动并没有太多赘余,当高空“嗖”地一声划过一道白线时,观演台上举着望远镜观察的众人嘴巴不由的张大,甚至望远镜里的眼睛都睁大了。
“……这是我国第一款自行设计的歼击机,首飞活动正式开始……”
“这就是歼-8了——”
李学武仰着头,还在看从望远镜里远逝的那道优美的弧线,内心激动万分。
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就不算从零开始了,总有一天会追上列强的。
当列强船坚炮利的时候,我们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希望当我们也拥有这些利炮坚船的时候,敌人也有钢铁一般的意志。
“……该款歼击机主要承担制空与拦截任务……”
作为活动主持人的王新还在做着相关数据和信息的介绍,台上众人的眼睛一直都没有离开过天空。
有些人仰头时间过长,脖子酸疼了也舍不得放下手里的望远镜。
大家是多么希望这款先进的歼击机能尽快列装啊。
即便它的来历不是那么的先进,李学武依稀还记得这款歼击机实际上在设计上是参考了毛制米格-21战斗机。
也就是歼-7。
听王新介绍,这款歼击机装备了两台wp-7甲涡喷发动机,加长了机头,提高高空战斗能力。
基本型装备两台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Lmc)生产的涡喷-7A航空发动机,最大马赫数2.2,一门23毫米双管机炮七个外挂点。可使用霹雳-2、霹雳-5、霹雳-8短程空对空导弹,霹雳-11中程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以及无制导航弹与火箭弹。
陈寿芝和张恩远没参加过这种活动,对战斗机也没什么了解。
外行看热闹呗,他们举着手里的望远镜看着飞机嗖地一下飞过去只觉得很厉害,空中变换飞行姿势也很牛气。
你要让他们说这款飞机怎么厉害,他们是说不出来的,飞得快算吗?
李学武一边看着头顶的试飞,一边听着大喇叭里的王新的介绍,同时也在努力回忆这款“老掉牙”飞机的情况。
这款飞机此时还不叫歼-8,研究项目是一串毫无意义的数字。
现在是69年,李学武想起来这款飞机在十年后才完成设计定型,也是在十年后才开始量产服役。
怎么说呢,生产一批,研发一批,思考一批,应该是这个顺序。
不过现阶段沈飞有没有这么强的技术储备和研发厚度,李学武不得而知。
也许十几年后才量产服役这种已经不是那么先进的歼击机也是迫于无奈。
要知道,此时的一架战斗机身上有一万多个零部件,一千多项标准件。
从100多个组合件直至前后机身对合,机身机翼对合,以及发动机、油箱在飞机上的安装,要求都是一次成功。
从王新的介绍中,李学武了解到,早在去年的7月份沈飞就已经完成了首批两架此时还是一串数字的歼-8总装。
直到今天才实现首飞,期间到底经历了什么,或者遇到并处理了多少困难,可见从研发到生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也是后来才知道,今天这场试飞活动的现场总指挥还是空总副。
当飞机从远处停机坪稳稳落地并向观礼台驶来的时候,李学武也才知道,今天两架飞机的试飞员是同一个人。
英雄飞行员尹玉焕。
“从J-8飞机方案论证到首飞,其间我们经历总体布局、技术设计、木质样机审查、发图、新机制造、试验等阶段,历时4年10个月……”
王新站在台上十分感慨地讲道:“在这期间我们受到了来自领导的关心和鼓励,有……”
到了煽情的部分,李学武已经放下望远镜,仔细打量着距离观演台不远处的那个大家伙了。
这款飞机还有个代号,叫“空中美男子”,李学武觉得名副其实,近距离观察它,它真的很美啊,阳刚的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