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老皇历管不了咱们过好日子! (第2/2页)
无数踌躇满志、刚从内地南下的年轻人,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在嘈杂的工地上,望着报纸上意气风发的年轻富豪照片,常常会将秦浩挂在嘴边,互相打气或自我安慰:
“看看人家雷老板,三年做到‘外贸大王’!我凭什么就不能发达?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名气的急剧膨胀,对秦浩而言,无疑是利大于弊的巨大加持。
一方面,顶着“外贸大王”的闪亮光环,许多香港本土有进出口需求的中小企业,甚至一些犹豫观望的大公司,在选择外贸服务商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浩然国际的品牌和专业实力,“外贸大王”本身就是最好的品质背书和信任状。
另一方面,伴随着名声鹊起,浩然国际在内地所能接触到的资源和受到的优待也在无形中升级。虽然还远不及中信、华润这些根正苗红的“亲儿子”,但已足以在许多地方层面享受到“干儿子”级别的重点关照和绿灯效率。
名气,在很多时候,本身就是一种难以估量的资本。
当八月的暑气蒸腾着晋陵县的土地时,秦浩又一次回到了这个承载着他人情牵挂的地方。
这一次的回来,主要是宋运萍大学毕业了。
秦家小院和宋家都忙碌起来,充满了喜气。宋母围着女儿团团转,拉着宋运辉一遍遍地清点着早就准备好的被面、枕套、脸盆痰盂等传统嫁妆,脸上是多年不见的舒展笑容,嘴里念叨着“萍萍有福气”、“浩子这孩子靠谱”。
宋运辉虽然是个理科生,但看着姐姐即将出嫁,也兴高采烈地跟着母亲张罗,翻箱倒柜找出珍藏的几本好书,说要送给姐夫当“精神食粮”。
然而,在一片欢天喜地中,宋父的神情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一个人坐在门墩上抽旱烟,望着院子里忙活的妻儿,眼神复杂,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愁绪和挥之不去的忧虑。
“爸。”宋运辉终于忍不住凑过去,看着父亲布满风霜、眉头紧锁的脸:“你怎么了?姐姐嫁人是大喜事,你怎么看起来……不太高兴?”
宋父闻言,握着烟杆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嘴角艰难地扯出一个苦涩的笑容:“高兴……怎么能不高兴。萍萍找了好归宿,我是打心眼里高兴。就是……唉!”
宋运辉不懂,宋母却明白丈夫的忧虑:“小辉你不懂,这几十年来啊,我跟你爸每每盼着有点啥好事情落到咱家头上,盼着日子能好过点……结果呢?”
“往往都是一盆冷水就浇下来!现在看着萍萍这样好,我跟你爸当然应该高兴,可我们这心里头啊,一边是真欢喜,一边又……又有点怕!怕……怕这欢喜太过头了,招来什么不好!我都……都有些不敢真高兴了!真怕老天爷看着不顺眼呐……”
宋运辉听得心头大震,鼻子发酸。
恰在此时,秦浩和宋运萍牵着手,说说笑笑地提着一大块红白相间、品质极好的新鲜牛肉走了进来,那是特意从小雷家养牛场买来准备婚宴用的。
宋运萍眼圈倏地红了。
秦浩放下牛肉,轻轻握了握宋运萍的手以示安慰,走到宋父宋母面前。
“爸、妈。那些苦日子,你们受的委屈,都过去了,现在真的不一样了!时代在变,国家在一天天变好,个人头上的那些包袱,也早该卸下了!”
“往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他顿了顿,看着宋父依旧带着忧色的脸,建议道:“爸,您不是说以前怕成分不好,连累亲戚们,不少亲戚都断了联系吗?这次趁着咱们办喜事,干脆敞开了办!把那些以前不敢走动、怕连累人家的亲戚,通通请来!咱们家热热闹闹、风风光光地把婚礼给办了,也堂堂正正地告诉所有老亲戚、老邻居,咱们宋家,好了!摘帽了!站直腰杆了!也让这喜气冲冲咱家这些年积下的阴霾!”
宋运辉一听,眼睛立刻亮了!他用力一拍大腿:“姐夫说得太对了!爸!妈!以前是没办法,躲着藏着。现在姐姐出嫁,咱家大喜事,再冷冷清清的就太憋屈了!必须大办!叫所有亲戚都来,好好热闹热闹!也让旁人看看,咱们家现在不一样了!”
宋父被这女婿和儿子连番劝说,又看着女儿含着泪却充满期盼的眼神,妻子虽然落泪但也流露出赞同的神色。
他嘴唇嗫嚅着,心里的坚冰一点点在融化,但几十年如影随形的恐惧并未完全消散:“这……这能行吗?一下子请这么多人,会不会……会不会把好好定的良辰吉日给冲撞了?万一……”
秦浩朗声笑了,笑声中带着一股睥睨和不羁:“爸!什么良辰吉日?咱们老百姓过日子,最重要的就是人丁兴旺,阖家欢乐!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的,那就是最好的时辰,最旺的风水!这人啊,只要心里头高兴,精神头足了,什么时候都是良辰吉日!老皇历管不了咱们过好日子!”
这番话落地有声,如同一记重锤,彻底砸碎了宋父心头那沉甸甸的最后枷锁。
他和宋母对望一眼,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言语间透着力量和担当的女婿,看着长大成人、同样坚定的儿子,看着亭亭玉立、未来可期的女儿……一股积压了几十年、未曾真正释放的畅快感和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希冀,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
“好……好!办!咱们大办!风风光光地办!”宋父哽咽着,老泪纵横,宋母也紧紧抓住丈夫的手,泪如雨下,但脸上却绽放出从未有过的、带着红光的笑容。
半个月后,晋陵县山背大队沉浸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喜庆狂欢中。
秦浩与宋运萍的婚礼,成了整个大队、甚至周边乡镇津津乐道的盛事。
晋陵县摆开了流水席!鞭炮声从早到晚响个不停。炊烟袅袅,鸡鸭鱼肉流水般地端上桌。只要是山背大队的人,无论远近亲疏,都可以随时来吃席!不必带份子钱,图的就是一个人气旺、场面大、心气高!这份豪气和阔气,让村民们啧啧称奇,感念万分。
三天里,席面的烟火气就没断过,大人小孩都洋溢着真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