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文学 > 港岛旧事 > 92 做大做强

92 做大做强

  92 做大做强 (第2/2页)
  
  “梁慧如”是梁宇生在《新晚报》担任编辑时期的笔名,“姚馥兰”则是查娘镛在《新晚报》担任主编时的笔名。
  
  今年,梁宇生在《新闻报》副刊“天方夜谭”编辑,同时,查娘镛负责《新闻报》副刊“下午茶座”。
  
  《新闻报》隶属于《大公报》,是去年方刚刚创建的一张新副报,特意调用了一批年轻有才的文人做编辑。
  
  其中“武侠四大名家”中的两位“金”,“梁”二位正在其中,还是在同一个办公室,用同一张办公桌的同行。
  
  “温”,“古”两位一个还在读书,一个还没出生,且都是长居国外的人物,在港岛最有名也最好早的就是“金”、“梁”。
  
  何定贤靠《狗经》把报社给做起来,销量正在一步步稳步上涨,可以说《东方日报》的根基是打牢了。
  
  但是怎么把《东方日报》做大做强呢?这四个字可是要成为全港销量最大的报纸!
  
  且说,马氏兄弟的领导下《东方日报》一度雄踞报坦一哥位置三十一年,把《星岛日报》,《大公报》,《南华早报》全部都给打趴下。
  
  单日销量最高达五十三万多份,读者超过三百四十多万人,远远抛离其它报章的原因。
  
  其精髓就在于《日报》两个字。
  
  何定贤怎么也不会比马氏兄弟眼光差,早了解到《日报》想要赚钱,与《商报》,《字花报》最大的不同就是要“料多”,简而言之,客人们上午打开报纸,就得看见新鲜事,“一日新鲜事”就《日报》的精髓。
  
  港岛目前《日报》类刊物,新鲜事局限于本港、最多涉及到澳门、夹杂一些英国事。
  
  市场空白很大!
  
  历史上,《东方日报》就是靠“快、准、狠”出门,号称足不出户包揽天下事,被人称为“大摆龙门阵”,不仅产经、狗经、娱乐、体育、波经、马经、副刊皆有,还有针砭时弊的“正论”和名嘴说道的“功夫茶”,以及内地、港澳、两岸、英美、新马泰多国消息。
  
  从最早的1张对开发展到一张半,再到后面加副刊,报道可谓全面翔实。
  
  最大武器则是在全球各地包括美、英、法、澳主要城市驻有的特派记者,并在内地设立的驻京、沪办事处,及遍及全球的采访站。
  
  可是当时马氏兄弟靠着卖面粉赚来的钱,有钞票花钱请记者,能够越做越大,大笔投资。
  
  社会环境又是十年之后,内地、海内外很多消息站都开放,顺着大势报几次国际新闻,报社自然能乘风而上,受普罗大众接受,而报道类型越多,越快,受众群体自然越大,读者也越爱看,这也是为什么“面粉报”被骂却能翻身的原因。
  
  “龙门阵”是一招最好用,也干脆的手法,就跟后世网络扑街写手日更万字一般。
  
  某种意义上,还有后世“门户网站”的效果,就算是打发时间,读者也爱看字数更多,品类更多的报纸。
  
  何定贤懂得道理,但没有卵用,因为以现在的国际形势而论,各国记者证拿到的难度不一,有的根本拿不到,有的需要大价钱,社会形势比十年后要“沉闷”很多。
  
  其次,有些地方派记者,做采访是需要立场的,立场不好,搭不上线也免谈。
  
  最后,派那么多记者,搞那么多采访站是要花钞票的!
  
  何定贤根本没有那么多钞票,也没有足够的身份摆立场,更没关系拿主要国的记者证,所以圈子又兜回来,报社必须先赚钱,赚到大钱,将来一切就好办了。
  
  一旦《东方日报》的销量能够达到“三千份”以上,当前时代来讲,多少就算一个喉舌。
  
  到时不管是为潮汕帮,为警队自己人,还是为公义、时政、都有资格发声。
  
  来找他的,要他帮忙的也会多,《东方日报》将成为他手上比电影店、纸厂更重要的东西。
  
  舆论的阵地谁都忍不住要来占领嘛…….他就可以开门接客了……
  
  问题来了,怎么把销量提高到三千份以上?何定贤决定请现成的“四大名家”替他出手,因为找打工仔毫无疑问是最省力,最省成本的方式,事实上,港岛“武侠”渊源已久,前朝时就有很多文人靠写谋生,30年代《黄飞鸿》系列的武侠都已畅销港澳台。
  
  而真正让武侠火爆东南亚的原因是50年代“吴公义”与“陈克夫”在濠江的一场比武。
  
  文章说到底是要结合时事的,时事有热点,相关文章才有热点,“武侠”也是蹭别人热度起家,何定贤蹭蹭“武侠”怎么了?大家都是出来卖的,谁也没比谁了不起呀!
  
  吴公义与陈克夫何许人是也?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