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1章 安城纺织批发市场 (第1/2页)
自从到了安城。
陈青峰享受普通人的时光已经很难得了。
倒不是,他现在突然变得有名了。
主要是只要一出门就是前呼后拥,有司机,有秘书,有的时候他就想在路边吃一碗牛肉面,都变成了奢望。
不过,这半年多来的工作,也让陈青峰对于自己的生活规划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他是真的想在安城做点事情,上辈子,虽然他只是一个小警察,但是平时跟同事们聊天,也没少关注这些国家大事。
毕竟这是国内老百姓最喜欢的话题。
很多事情以前身处其中的时候不觉得,但是很多年之后,后知后觉,反而觉得当年如果某些方面能够做一下改变,结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
九十年代,很多国企大厂都陷入了困局。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国际形势发生了改变,一方面是国内的经济发展已经过渡到了从前,由紧缺经济时代到市场竞争的时代。
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九十年代发生的电视机价格大战。
想象一下,在九十年代,电视机这个行业还是属于科技含量比较高的行业,连这样的行业都陷入到了极度的内卷之中,在这种情况之下,其他的行业惨烈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可是另一方面,这些被淘汰的国企,去掉的产能,随之而来,带来的则是乡镇企业的繁荣,这些从国企淘汰的设备,直接流向了一些乡镇企业的小厂,而等到入市之后,这些掌握了更先进机械设备,拥有了曾经只有国企才有的产能的小厂,一下子抓住了机遇。
于是后面才有了入市之后蜂拥而来的海外订单造成的经济繁荣。
这前后不过就几年的时间,如果安城纺织能够熬过这一波,那么后面等待的将是长达多年的康庄大道。
所以这几天,陈青峰除了必要的应酬之外,基本上都是在家,为安城的经济发展规划未来。
至于应酬,陈青峰现在在安城纺织厂的订单主要来自于陈小雪,陆金华他们,当然还有来自海外的张先生。
安城纺织是一家大型的纺织厂,可以实现从棉花到成衣的完整步骤。
不过陈青峰打算把成衣的生产逐步剥离出来。
安城纺织只抓住最基础的纺织就可以了。
陈青峰打算效仿后世在首都这边形成规模的动物园批发市场,在安城这边打造一个服装批发市场,这样一来可以辐射整个山海关内外,还有整个华北地区,甚至可以远到淮海流域,以及鲁省。
上辈子,陈青峰一个同事的女儿,大学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后来就开了个淘宝网店,在网上卖衣服,当时才刚刚兴起,所谓的一件代发,那个时候这种商业模式比较新颖,主要是没有库存,而进货的渠道根据同事的描述,主要来自于两个地方,一个是华南,主要是羊城的三元里一带,还有一个则来自于杭州的四季青。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服装批发基地,据说某个带货女王曾经就在这里经营过服装生意,只不过后来因为税务问题被封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