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猛攻(上) (第1/2页)
天色灰蒙,阴云沉沉地压着,仿若墨色的巨幕。
雷龙似在云层深处肆意翻涌,偶有露头,便是一阵震彻天地的嘶吼,那声音如滚滚闷雷,直叫人耳鼓生疼。
沉积在屋顶的雨水,顺着瓦砾蜿蜒而下,至屋檐边时,仿若水柱般直直坠落。县衙内,厂房中,诸多身影正忙碌穿梭。此刻,正值午后申时。
南方盛夏的雷雨,在这复杂多变的气候里,如同捉摸不透的精灵,难以预判下一次降临的时机。
人们趁着这间隙,赶忙行动起来。说是构筑防御工事,实则不过是布置岗哨、安排人手站岗,监视城内众人的动向罢了。
因缺乏建筑材料,想要搭建防御设施,几乎是天方夜谭,何况此前刚下过大雨,地面泥泞不堪,动工更是难上加难。
城内的路面从未有人特意修缮,经雨水长时间浸泡,变得泥泞黏稠。人踩上去,足有半寸深陷其中,每迈出一步都艰难无比。
先前经苏尚一番言语动员,众人兴致颇高,此刻行动起来,手脚格外勤快。然而,苏尚却敏锐地察觉到,从季宏两庄下来的护卫们,似乎并不愿参战,隐隐透着怯战之意。
毕竟,他们真正的主子是季宏两庄的庄主,于他们而言,苏尚始终是个外人。
苏尚与季宏两庄的庄主谈妥了诸多事宜。得益于水龙岗独特的地形优势,原地固守不失为良策。
两庄派出部分人手前来,如此一来,庄内大部分非必要产业便会暂停运作。实际上,苏尚这边开工后,这些人能拿到的工钱,比在庄子里时更为丰厚。
因此,这部分人倒也乐意在此劳作。况且出发前,季宏两庄的庄主想必也对他们做过思想工作,所以乍一看,他们对苏尚的安排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排斥。
至于季宏两位庄主为何未一同前来县城,苏尚有自己的考量。她思索着水梁山的整体局势,泗水县城里的这些人,尚不足为惧,真正构成威胁的,是那些占山为王的贼寇,以及与他们勾结的附庸、合作者和帮凶,还有那些为富不仁的大户。
时光缓缓流逝,日落西山,天色逐渐暗沉。工厂一角的伙房里,袅袅炊烟缓缓升起。苏尚踱步至县衙,检查剩余的粮食储备。
在她到来之前,本地所剩粮食已然不多,大多是她自带的干粮。后来范海琴带来一些,如今季宏两庄的人又携带了部分。
县衙内如今共有近四百人,这些粮食大概能维持半个月左右,苏尚深知,自己的时间紧迫。
夜幕降临,工厂里坐满了人。众人或捧着碗蹲在地上,或寻一处干燥之地坐下,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有说有笑。
苏尚身着便服,坐在离人群不远处,同样捧着一碗饭。碍于她的身份,许多人即便知晓她为人亲和,仍不太习惯与这位大人物同处一地用餐,此刻都刻意避开,选择坐在稍远的地方。
苏尚身旁,立着一个不长却显得极为厚重的木匣。她不时望向县衙的方向,或是那漆黑的夜空,随后,目光总会落回到木匣之上。
微弱的光影中,能瞧见小翠和衙差们在县衙与工厂之间来回奔忙,他们将灯笼一一挂起,昏黄的灯光驱散了些许黑暗。
小翠对这些琐碎之事兴致盎然,有时,她会站在灯笼下方,扬起小脸,嘟着嘴,摇头晃脑地暗自思忖:姑爷会不会因为担心小姐,而赶来泗水县呢?这里好危险呀……
短暂的宁静后,前去周边巡逻的护卫匆匆归来,带回一个令人心生疑虑的消息:有人在远处街道上朝这边窥探。
因天色已晚,护卫难以辨清对方的人数和样貌。
苏尚听闻,立刻放下碗筷,将木匣背在身后,跟着护卫离开工厂,来到距离县衙外百丈多远的街巷查看。她目光如炬,仔细巡视一圈,却未发现任何异常。
那护卫一脸笃定,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绝无看错,他在水龙岗历练多年,经验远非普通衙差可比。
苏尚深知当下局势特殊,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不动声色地加强了戒备。
夜色愈发深沉,小翠和法昭临准备回家休息。苏尚见状,出言劝阻,让她们在县衙或厂房里找个地方将就一晚。
小翠深明大义,没有多说什么,法昭临虽面露不满之色,但也未抱怨,与小翠三两步跑开了。
子时已至,夜愈发深沉。雨后的夜风透着丝丝凉意,直往人衣领里钻。苏尚坐在工厂门口,望着夜空的明月,却毫无赏月的兴致。
正愣神间,护卫急匆匆跑来汇报。苏尚听闻,立刻起身,跟着护卫朝县衙赶去。
来到县衙前,只见路面上一字排开堆放着拒马。苏尚带着众人站在拒马后,眉头紧锁。对面街巷里,不知何时已站满了蒙着面的人。
“苏县令,我替主子再问你最后一遍,就此收手,大家都可免去死伤。何家主的事,我们既往不咎;若不收手,待会儿可就刀剑无眼了!”对面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
苏尚沉默片刻,随后大声回应:“你不如过来为本官做事!敢对本官动手,那便是公然造朝廷的反,往后子子孙孙都将背负贼寇之名。若肯协助本官,今后便能端上铁饭碗!”
“朝廷的狗官,我呸!你祖宗都被你连累!”对方蛰伏在黑暗中的声音瞬间暴怒,紧接着,一轮箭雨如疾风般从夜空中呼啸而来。
早有防备的苏尚等人迅速躲到拒马之后,一根根长箭狠狠钉在拒马和泥泞的地面上,沉闷的声响伴随着四溅的水花,在夜色中格外刺耳。
这条并不宽敞的道路上,一场厮杀一触即发。
对于这样的场面和变故,苏尚早有预料。众人在动员之后,面对此景,倒也没有慌乱,仿佛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此时衙门能调动的守备力量约有一百五十多人,其中较为精锐的,便是从季宏两庄过来的护卫。他们常年操练,无论是气势还是武艺,都比新加入府衙的衙差强上许多。
苏尚与季宏两庄的护卫头领商议后,将这一百五十多人分散部署在各个街口。此刻,他们所在的街口,仅有四十多人坐镇。
箭雨停歇,黑暗如潮水般再次涌来。
在这空旷的街面上,几乎没有任何地形优势可言。若论实力强弱,哪边的武者更多,胜算自然更大。但实际上,双方的武者都不算多。
早些年,朝廷为制衡天下武夫,采取了诸多手段,开穴、修炼所用的丹药,价格高昂,寻常人家根本无力承担。
对于那些喽啰、小卒而言,花费大量银钱培养自身武功,远不如花重金雇佣一名武功高强的门客来保护自己划算。
街道那头,蒙面贼寇举着火把,呐喊着冲杀过来。一时间,肉与肉相互碰撞,血腥之气弥漫开来。为首的那名刀手,气势汹汹,杀气腾腾,一看便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