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其实我和宋时微一直都没有分开 (第1/2页)
9月14日,中秋佳节,阖家团圆。
可惜还有很多人,因为工作、身体、意外等等很多情况,没有办法回去与家人一起赏月。
陈着是被动的,他实际上挺不想工作的。
邓栀就是主动的,她回老家就得被迫相亲,所以宁愿留下来加班,耳边还清净一点。
早上,邓栀还是像往常一样到了报社办公室。
除了值班的同事,来来往往都没几个人,整层楼都显得没那么拥挤。
“邓编,放假还来这么早啊。”
偶尔也有同事打个招呼,邓栀是整个报社最年轻的栏目主编,对应到地方行政系统已经算是“副处”了。
“今天路上都没几辆车,不怎么塞。”
邓栀一边喝着牛奶,一边随手翻着今天的早报。
垂下的发丝间隙里,耳垂圆润如捻熟的珍珠,但是却见不到熟悉的蓝色耳钉。
看来她也是发现丢了一只,索性直接都不戴了。
可是看了一会,邓栀察觉到有些不对劲。
昨天定好的排版内容,怎么今天发行以后,内容好像被调整了。
“我记得这篇关于医疗爱心的报道,原来在B2版的啊,怎么被放到B3了?”
邓栀手上翻页的动作越来越快,也愈发确定排版被调整过。
一般情况下,早报的印刷时间都是在凌晨两点左右,五点之前完成,六点左右最早的一批已经到达报亭了。
所以大多数时候,确定了的内容就不会改动,如果有所调整,一般都是特大新闻或者有政治力量干预。
突然,邓栀愣住了。
因为在B1版面的显眼位置,她看到了一则《声明》,一字一句读完后,正在细细的消化内容。
走廊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本应该放假在家的报社总编林云起也回办公室了。
他拎着公文包,神色匆匆,目光严肃,抬头看见了座位上的邓栀,表情这才稍缓。
“小邓,还好你在。”
林云起来不及多说,直接吩咐道:“临时接到消息,上午朱书记要去慰问一家电子厂,由你带队负责,我在这边负责稿件照片的审核。”
领导过节慰问普通工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了,作为媒体记者都已经习惯了,随便就能捏出一篇通稿:
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朱书记赴本市企业开展“情系一线·共庆中秋”慰问活动,通过参观生产线、召开员工座谈会、发放慰问礼品等形式,向坚守岗位的工人致以节日问候,把党委政府的关怀送到心坎上。
不过,朱书记可是市党委的一把手,他要亲自慰问的企业,到底是广州的哪家巨头公司呢?
“溯回电子制造厂。”
林云起看着邓栀,感慨万千的说道:“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个溯回,陈总又搅动风云了,连朱书记都要给他的小破厂站台。”
朱书记是副省级领导,他这个级别不会随意挑一家企业进行节日慰问的。
只有两种。
一种就是为地方财政做出巨大贡献的纳税大户。
另一种就是意义非凡,【慰问】不是目的,为了向世人传递出特殊信号。
比如说,来自政府方面的坚定支持。
……
“慰问”倒是和平时没什么两样,流程都是一样的,负责接待的是一个叫王有庆的人。
看着五大三粗不像是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工程师,不过迎来送往很在行,始终落后于朱书记一两步位置。
走在厂区里的邓栀逐渐发现,溯回电子制造厂也不是什么“小破厂”了。
面积在原来的宝华电子厂上面,扩大了三四倍不说,仿佛一夜之间拔地而起好几座,外表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的金属厂房。
还有几栋不怎么高,但是镶嵌着玻璃幕墙的办公室正在建设中。
厂区内地面平整,道路交横,人工湖正在缓缓挖掘,还有工人正在移植绿树和地皮,莫名有一种“白云区人民公园”翻新的感觉。
虽然邓栀有些奇怪,电子厂不应该更专注于生产线方面的技术研究吗,怎么花这么多钱搞这些东西?
但是,真的很出片啊!
随便拍几张都是成片,真有一种世界顶尖电子制造厂完成了技术积累后,开始追求人文气息的高大上逼格。
总之,领导是很满意,因为他们又不懂技术,但是对厂区规划赞不绝口。
上午的采访结束后,邓栀返回办公室,这才有空给陈着打去了电话,在“弟弟”的苦笑解释中,终于明白一切原委。
“想不到会这么复杂,商场上处处都很凶险啊。”
邓栀安慰道:“不过现在来看,事情正在往好的一面发展,据我所知已经有很多报媒刊登了你们的声明,朱书记上午还亲自慰问了溯回电子厂。”
“这些我都清楚。”
陈着在电话里说道:“但我现在也回不去,听说Psion公司那边已经出离愤怒了,为了防止他们狗急跳墙,我还得留在香港。”
“那你爸妈知道你中秋节在香港吗?”
邓栀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