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第2/2页)
垄断确实是赚大钱的最好途径,但是垄断一个小众市场又能如何?
“想要良性竞争,可没有那么的简单啊。”
李响略带深意的笑道,L系列与鸿图系列,争夺的都是增程式最为赚钱的高端市场,增程式今年整体的销量都不过50万辆,双方之间的竞争天然难以避免。
自打鸿图系列开始交付以来,尉来汽车,尤其是L系列的负面新闻就多了起来,加上尉来在高端系列的全系降价,虽然对老车主都有补偿,但是却也导致二手车价格暴跌,影响了二手车商的利益。
尉来在今年下半年,在舆论环境里远没有从前那么的“友善”了,尤其是在刺刀见红的增程式市场,L系列身上的一些问题,被刻意放大。
而也有有心的媒体,利用调研来对比L系列以及赛力斯之间的优势,而拿出来对比的就是用户满意度,L系列的用户满意度为55%,而鸿图系列的满意度则为70%。
这玩意儿尉来还真没办法说理去,55%的调研数据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搞来的,但尉来用户满意度低于赛力斯那是肯定的,庞大的用户群体与粉丝意向更为策略的区别他还是知道的。
“呵呵,这才哪到哪儿,看着吧,等小米入局之后,咱们的口碑肯定还要进一步恶化。”
小米汽车的外观以及配置虽未曝光,但是业内通过一些渠道以及路测的信息还是能够分析出小米首款汽车的定位的,那就是轿跑。
而从他们宣传当中也可以分析出,这款车的售价也不会便宜,定价绝对是在20万元以上的,与ET5以及尉来以后推出的ET系列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其实不用分析也能够知道,小米对于品牌形象提升一直在努力着,在手机市场很难有突破之下,首款汽车他们不可能把价格定在20万元以下,这样对品牌形象毫无好处。
哪怕是分析有误,把价格定在20万元以下,也会与星途存在竞争关系,别看这几年大家对标的都是特斯拉毛豆3与毛豆Y,但说实话这两款车子在市场上是相对独立的。
真正的竞争,其实还是在国产品牌之间。
“在我们稳固市场定位之后,相应的负面舆情只会越来越多,我希望大家明白这一点。”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尉来要维持自己的市场地位,就要接受来自竞争对手的各种攻击,也要适应这种环境,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受到一点刺激就回应。
当然,也主要是檀锦程对手机行业了解,手机行业里攻击竞争对手是家常便饭,当手机行业厂商跨界进入到汽车行业,他们必定把最成熟的营销手段带进来。
在赛力斯以及L系列身上,增程式爆发的元年,已经初具端倪了。
“我希望的是大家不要把精力放在跟对手打嘴炮身上,而是放在提升产品力身上,对手攻击我们车子上的毛病,那我们接受并且改进就行。”
任何一款车型都不可能一点毛病都没有,但是高端市场车型的小毛病,往往会放大数倍。
“消费者花了大几十万买你的产品,不是听你狡辩的,也不是听你跟竞品打嘴炮的,L5上市之后,我们一定要注意这点,吸取在L9身上的教训。”
对于L系列,在L9推出,L1升级之后,尉来做了内部优化,命名上也重新进行了调整。
新款L1为六座中大型SUV,作为换代产品,在产品力升级以及降价的情况下,L1依旧是销量支柱,另外L1命名也换成了L5.
而之前L1的名字,则被即将开启交付的新车型定位,全新的L1,定位家庭五座旗舰,是一款五座中大型SUV,分为三款车型,起售价分别为29.98万元,32.98万元,35.98万元。
对比起老款L1,价格上又有了一些调整,同时也是L系列将价格首次下调至30万元以下,29.98万元的起售价也是尉来对鸿图X7的反击。
不过,改版之后重新命名为L5的L1,价格上也有所调整,相比起老款L1,L5的售价提升至32.08万元,比老款价格要贵上两万元,这是为了消化老款库存而定的。
改名,提价,还有L9身上暴露的一些毛病,一定程度上也引发了车主的不满,尉来面临着竞争对手以及消费者的双重压力。
“都听到了吧,按老板的意思来吧。”
当销量不及预期,说什么都不够硬气,为了提振销量,L系列甚至于李响本人,在下半年没少做一些较为抽象的事儿,檀锦程也不可能事事都盯着。
当发现之时,已经晚了,一定程度上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一些影响。
尤其是在处理用户反馈上,销量上升带来的售后压力,以及地位稳固产生的傲慢,也慢慢体现出来,这让檀锦程有些不满。
“不要觉得我们是龙头,是高端形象的代言人就有所松懈,我们之所以在高端市场上有品牌影响力,核心是产品力与服务,而不是外界说的营销,我希望大家记住这一点。”
“除了L9系列,L1与L5未来价格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何维持高端形象,我希望大家认真考虑考虑。”
L系列销量不及预期,也让檀锦程意识到,一味的降价其实没有什么用,对于高端品牌更是如此,所以在接下的ES以及L系列身上,尉来不会在价格上有多大的变化,至少两三年内是如此。
而L系列唯一能够有降价空间的,其实也就只有L9了,L9未来会通过市场变化而调整,将价格降低至40万元左右,进一步降低用户购车的门槛。
但是40万元的起售价还要是尽量守住的,29.98万元,32.08万元,40.98万元,这就是L系列未来三年的起售参考价,具体看市场的表现而定。
“行了,就这样吧,你们下去对新款L1交付做一些调整吧,另外就是今年成绩不错,该有的奖励不会少的。”
打一棒子,给一甜枣,虽然老套,但是有用,听到奖励不会少之后,团队成员的脸色好了不少。
不过,他们也知道,今年的优秀团队应该没他们的份了。
全新命名的L1,将在2023年2月8日开启正式交付,L系列的三款车型全部上市,也正式确定了L系列未来的产品矩阵,今后L系列不会再有新车型推出。
待到檀锦程离开之后,李响嘿嘿一笑:“都看到了吧,咱们老板的心大着呢,这点成绩你们就飘起来,多多少少有点跟不上老板的格局了。”
李响多多少少也有些恼火,如果不是L团队的一些骚操作,L9上市之后应该可以保持连续四个月交付过万的成绩,这是何等的荣耀,又对品牌形象产生何等的影响。
首款起售价超过40万元,连续四个月交付过万啊,想想都难受,L团队在四季度的骚操作很多,包括对待售后服务傲慢,在媒体面前胡说八道,还有股票减持等等。
L9是李响接任CEO以来,亲自上阵操刀的首款新车型,几乎所有的运营都参与其中,全年更是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营销宣传之下,可以说倾注了所有。
虽然上市之后大获成功,但如果能够连续四个月交付过万,那就更加的完美了。
“说到底,咱们只是尉来体系之下的一个团队,全年超过13万辆的销量对集团虽然很重要,但也并非重要到不可忽视,如何提升自己,你们自己好好考虑吧。”
在车型确定,今后也不会再推出新款车型之下,要想保持市场竞争力,维持住增程式市场上的高端形象,就是L团队今后要重点考虑的。
说到底,尉来的核心还是在纯电上,增程式是尉来主品牌主打的混合动力车型,但也确实并非不可代替,要知道星河P1的混合动力,也已经渐渐被市场接受了呢。
虽然是集团整车业务里盈利能力最强的,但是在其他团队渐渐跟进之后,这种优势也只会越来越小。
L系列并非不可放弃。
“不过呢,大家也不要灰心,2023年度咱们继续努力,至少不能让埃安系列给比下去。”
除了稳定输出的ES/ET团队,尉来汽车旗下的三大团队星途,埃安,L都存在着内部资源争夺的处境。
E系列算是尉来品牌的亲儿子,地位不用多说。
而星途更不用说了,作为尉来旗下最年轻的品牌,自上市以来就成为现象级的产品,这待遇几乎就是“小儿子”的存在,十月份以及十一月份北仓地区的环境,星途的生产却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就证明。
而L团队与埃安团队,虽然对集团同样是重要定位,但相对地位要弱一些,想要争取资源,就需要自己的努力,也因此在内部资源上,这两者虽分属不同市场,但是竞争最为激烈。
比起高调的L团队,埃安团队可以说是把闷声发大财贯彻到了极限,也因此在内部一鸣惊人。
PS:这几天家里有亲戚去世了,要帮忙,更新有点不稳定,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