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6章 肃然起敬到头皮发麻(4k) (第2/2页)
这让两位同志都高兴起来,能有这样的同志帮忙,对气垫船的发展无疑有莫大的好处,难怪防工委总工说没准还能解决技术上的困难,现在看来,还是总工对情况掌握全面,果然没开玩笑。
“高总工,那你觉得要怎么改进才好?”
说起这个,高振东可就不困了,他站起身来,在黑板上开始画示意图:“我们这样,用这种结构形式。”
——囊指式围裙,全垫升气垫船大量使用的真正的成熟围裙。
两位同志看着高振东笔下画出来这东西,有些目瞪口呆。不是因为太先进,而是他们觉得这东西未免太简单了!
围裙囊下方开孔,下面用围裙材料围成一个个三角形的气囊,就没别的了,简单至极。
而且除了简单之外,这东西一看就有个大问题。
“高总工,这个气道的气压损失是不是有些大?对飞高高度有影响?”他们不相信高振东看不出这个问题来。
高振东点点头:“是的,你们看得很清楚,这东西因为气道是在围裙囊上开孔,气流动压损失大,对绝对飞高高度有影响,但是我们要考虑一件事情,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还要在乎那点儿绝对飞高高度?”
“不在乎飞高高度?”这个说法让同志们有点转不过弯来,飞高高度是气垫船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就好像刚性射流那100mm的飞高高度,基本上让气垫船丧失了一切全地形能力。
“是的,我们先看看这个结构的好处吧。”高振东把飞高高度的事情先扔到一边,给同志们一一分析起来。
“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东西的结构简单、制造难度和成本都很低。”对于这个,同志们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异议,这方面几乎是肉眼可见。
“喷口不直接接触障碍,磨损小,而且安装维修都很方便,在这方面,火腿式围裙完全没有办法与之相比。”这种方式的气流喷口被高高抬起,远离水面和障碍物,根本不存在直接磨损问题,和水面和障碍物接触的,是那一个个的三角形囊指,而这东西根本就不怎么怕磨损,而且加工简单,修补容易。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结构的越障性和让浪性都很好,而且产生的水阻力很小。”高振东在黑板上一点一点的给同志们分析。
“水阻力真的不大!”同志们这才明白,海装局的同志说这位高总工在流体力学方面造诣很深是什么意思,至少人家分析起囊指围裙的阻力的时候,理论扎实,条理分明,比起自己这些专门搞气垫船的人还要熟悉、更加有说服力。至少人家刚才说的水阻力的分析,自己两个人没看出任何问题,这种围裙的水阻力就是这么小!
两位同志这才知道高振东说的“不在乎那点儿飞高高度”是什么意思了。
——这么小的水阻力,能掩盖、解决很多毛病和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水阻力小了,那么用于前进的功率就可以减小,剩余的功率可以做的文章就多了。
但是他们还是没想到,高振东压根就没考虑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法,对于飞高高度,他有别的考虑:“而且,同志们,在这里绝对飞高高度真的很重要么?当围裙形成密闭空间,用于形成气垫之后,绝对飞高高度在这里就没那么重要的,因为这个围裙形成的密闭空间已经抬高了船体。此时绝对飞高高度高一点还是矮一点,相比围裙抬高的艇体,这个高度已经不重要了。”
对于刚性射流来说,飞高高度很重要,直接决定了船体离开支撑面的距离,也决定了越障能力。但是对于围裙式的全垫升气垫船,这个指标相对就没那么重要了,因为船体的飞行高度,其实更多是由围裙充气高度决定的。
“是啊!”两位同志都兴奋起来,这是资深技术人员很容易钻的一个牛角尖,事情太熟悉了,反倒就走不出去了。
“这个囊指式围裙,还真的有搞头!”其实这东西也是约翰牛的发明,在这方面,60~70年代的约翰牛虽然干成的事情不多,但是他们的脑洞却是非常大非常卓有成效的,气垫船这种小东西就不说了,就连现代航母最典型的标志性结构——斜角飞行甲板,也是他们的发明。只是他们发明了斜角飞行甲板之后,他们规划中的舰队航母就被他们海军最大的敌人——工党给“击沉”了,最后便宜了花旗佬。
而原本在几年之后,我们也不知道从哪个渠道搞来了囊指式围裙的基本资料,但是想要和高振东手上这套比全面性,那无疑是比不过的。毕竟高振东手上这套,是来自80~90年代的气垫船设计教材。
而且高振东要解决的,不只是围裙这么“简单”一点问题,而是根据围裙形式,把实用的垫升理论给拿出来。
不是全套理论,也不可能有全套理论,对于气垫船这种实践性极强、工作条件复杂的东西,也只能是根据具体的应用形式,在试验的基础上推一套实用理论来,基本上就是极限了。
好在在高振东这里,他不需要试验也能抄一套理论出来,这套理论原本就是来自搞气垫船的同志二十年后的研究和总结,能以这种方式非常奇特的提前完璧归赵,让高振东也有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
“如果同志们觉得这种囊指式围裙不错,那我这里倒是有一套不久前闲暇之余搞出来的垫升理论,虽然不太成熟,但是我想对同志们应该有帮助。”
一套完整的垫升理论?同志们已经不只是肃然起敬了,而是有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