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5章 过渡技术?(5k) (第1/2页)
娄父也连连点头:“嗯,的确。而且这样可以把财务风险分隔开来,各个领域的责权也明晰。不至于产生相互推诿的情况,也可以避免某个业务的失败牵连全局,蔓延全身的危险。我看像是一些家电类产品,收音机磁带机电视机什么的,就可以放到振兴家电去,或者留在原本的振兴电产……”老头子对光电不熟,但是对家电还是很熟的。
诶,姜还是老的辣,老丈人这个名字就起得正常多了。
高振东连连点头:“嗯,我就是这么个建议,至于具体的操作,就委托给大哥您了。这个事情还是要尽快办,越早越好。”
小股部队,分兵轻装突击,虽然对最高指挥员的指挥和统筹能力要求很高,但是对于此时的营业环境和竞争态势来说,还是非常有利的。当然,指挥员的技能万万不能歪到微操技能上,否则可就晚秋鸟。
“嗯,回家不易,我在京城还要呆一段时间。我会趁着这段时间,和外商部的同志联系,把刚才我们的想法尽快落实下来。”回到京城,娄守行说话的风格和高振东越来越像。
娄父点点头:“对对对,还有,你和小五趁在这边比较闲,该努力的事情还是要努力一下。”
什么虎狼之词,高振东差点笑出声来,更别说娄守行了,直接没绷住。
“吃饭了!”娄母愉悦的声音从书房外传来,拯救了娄守行,他站起身:“爸,振东,走,吃饭吃饭。”
——
外商部领导办公室,领导正在会客。
“守行同志啊,这样的点子,你要给我们多出,这样的合作机会,你不妨敞开了给我们找一找嘛。”看着面前的年轻人,他忍不住就想起了和他有关的另外一位年轻人。
“领导,除了刚才说的这些,我倒是也看到有些别的机会,只是事情零零碎碎的,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所以也没好意思往家里这边扒拉。”
外商部领导眼睛却是一亮:“能赚外汇不?能安排工作人员不?能够得着一项就成。”有些问题,已经开始慢慢浮出水面,该考虑解决还是要考虑解决的。
“能。两者都能!”娄守行笃定的道。
“那就没问题,不妨都和我们多交流交流嘛。当然,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不过只要生产主体没问题,能按照要求完成外面的需求,资金这些东西可以通过正常贸易手段结算,那就可以了嘛。”
外商部领导笑道,有些话他没说得很明白,但是他相信娄守行能听懂他的意思。这个事情如果是高振东来提出的话,他肯定会严词拒绝,等事情过后再迂回考虑,为什么这样懂的都懂。
但是换成娄守行,这个事情就简单一些,这是正常的外贸谈判和交流。
果然,娄守行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点头笑道:“嗯,领导,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以考虑的事情就比较多了。我会尽量考虑的。只是这些事情,大多都是量大利薄的,如果真搞的话,还是要考虑交通问题,否则效果就不太好了。”
和代加工游戏机、电视机、录像机这类高附加值产品不同,如果是把事情铺开来的话,很多产品的利润率是支撑不起太长的运距的,而且现在国内的运输条件,也会在时效上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领导点点头:“嗯,这些事情,我们会考虑,现在联系也方便了,你放手去做,家里这边就是你的后盾。不合适的,我们也可以放弃的嘛,哈哈哈。”
两人商谈良久,送走娄守行之后,外商部领导想了很久,下了决心,拿出一迭纸,开始写材料。对于这些老同志来说,计算机上打字还是有些不习惯。
——
京城某地,一位首长手上拿着一摞纸,笑道:“这就是你们近段时间收集滴关于那个堆的专家初步意见?”
还没正式上会,这种事情的决策咨询过程注定是漫长的。现在还属于是吹风、收风的阶段,范围有限但是级别很高。
防工委领导点点头:“是的,我们委负责的部分,都在这里了。”
不止他们在收集,还有一些其他部门也在做类似的事情。
首长一边点头,一边翻看,翻看到其中一份的时候,他也惊讶的“咦”了一声。
防工委领导一看他翻看的位置和厚度,大概猜到他看到谁的意见了,但是领导没有开口。
“咦,难得啊。杀气最重、下手最狠滴高大炮,这次还是个难得滴和平主义者唻。”
虽然只看到了开头,但是高振东的意见的核心要素还是被总结了一下,放在了开头。
他看的正是高振东的那份意见,而且还是防工委领导亲手写下的。高振东那个“高大炮”的外号和杀气重的名声,早就传进来了。
防工委领导笑道:“好像也不算和平的样子,只是对功能单一有些心有不甘。”
“功能单一他看不上是吧?哈哈哈,在这种事情上贪心,还是值得表扬滴嘛。能不能做成先不说,至少努力方向是对滴!”
首长很客观的把想法和结果分开来看,而且高振东这个人,首长虽然从来没有直接接触,但是他自认对高振东的想法还是比较了解的,这位同志过硬,而且有想法、有见地、有能力。
这让他对高振东的思路,兴起了深入了解的想法:“你具体说说他的想法……”
这种技术型专家的话,还是得让已经和他直接沟通过,了解了他想法的同志来说,更能让人明白,啃材料就没有那个必要了。
防工委领导快速、全面的将高振东的想法说了一遍,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添加个人倾向,非常客观详细。
“嗯,他滴想法,还是有些意思。有冲劲,打过仗滴同志,胆气就是足!‘可以躲躲藏藏,但是没必要花大功夫躲躲藏藏,麻杆打狼两头怕,我们怕,敌人也怕’,这个想法不管对不对,至少很辩证,很因地制宜嘛。”
对于高振东在安全性方面的想法,首长关注的不是对不对,毕竟这事儿短时间也说不清楚,他倒是觉得高振东这个思维方式是很有意思的。
同时,对于相信一切敌人都是纸老虎的首长来说,高振东这个思路,至少很对脾气。
“要省钱,要省时间,要降低难度,不只要生产,还要发电,还要放到黔山去发电,和水电站一起发电……哈哈哈,他倒是想得很多,很全滴唻。”
高振东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想法背后都有一堆支撑的手段,别管对不对,就先问有没有吧。就拿反应堆这件事情来说,他说的这些东西,至少环环相扣,相互支持,并不是空口白话的空谈。
防工委领导也笑道:“嗯,在这方面,他作为搞技术的好手,想得的确是比较多比较全,也给了我不少的启发。”
首长想了想,对防工委领导道:“这个事情啊,我们先不预设立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样,你通知相关单位滴同志,对高振东同志滴意见,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安全、成本、工期、难度、发电等等,都扎扎实实做一下评估工作。工作做扎实了,该怎么做自然也就清楚咯。”
现在还在前期决策阶段,什么意见都可以听取一下,有必要的,花一点资源深入一下,也是应该的。现在花一点钱,也许带来的效益就是巨大的。
防工委领导点了点头,将首长的意见记下来,继续汇报工作。
而与此同时,另一位首长的办公室里,外商部领导也在汇报工作。
“……所以我的建议,是在靠近港岛的地方,划一片地出来,专门从事外贸商品相关的工作。那边相对来说比较发达,能支撑起所需的环境和技术资源,而且在运输、时效等方面,由于靠近港岛,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把相关工作集中起来,也比较容易管理,对其他地区的影响也比较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