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章 坚定的战士和理想主义者(4k) (第2/2页)
不用多建,十年间能有几座石墨堆投产,“永远的20枚”就真的只能是一个彻底的梗,甚至这个梗都不见得会问世。
“这两个技术的级别,不在同一个等级上吧?北方同志愿意?”领导也有些动心,但是他相信北方同志不是傻子。
毕竟几片芯片,怎么能和核反应堆比?这年头全世界的共识——核就是一切,就是未来。
高振东脸上,出现了一抹笑容:“领导,别的可能不行,但是这个还真有可能,您听我慢慢道来。”
高振东掰着手指头,一一分析。
其实也没多少内容,不过听起来都挺有道理。
首先,白熊曾经向我们输出过石墨水冷堆的技术,虽然是比较老的那种,但是至少这一点上,大大的削弱了对方在输出石墨堆这件事上的顾虑。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容易多了,不就是石墨堆嘛,以前就给过。
而且我们的石墨堆是已经投产的,白熊从我们已经起爆成功多次的聚变武器就能推出这一点,这样一来,对方就更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自己不给,人家南方同志也有,好像没有什么藏起来的必要。无非就是多了一部分发电的技术嘛,小意思啦。
第二点,半导体生产线这个东西不只是能用在航天领域,而是在一切领域都有用。高振东相信,能让白熊下定决心向我们提出这个略显天方夜谭的要求,必定不仅仅是航天领域那点点需求在推动。
用途广,对方愿意付出更大代价的可能性就越高。
而高振东说出来的第三点,却让领导在心里称赞,振东同志果然不仅仅埋头技术,还会抬头看国际形势,并结合到具体的工作中来分析,非常难得。
“第三点,现在北方同志正在和花旗人展开太空竞赛。虽然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位宇航员,都是北方同志获得了胜利,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对于在后面紧紧追赶、而且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经济和技术优势的花旗佬,他们为了保住这种政治收益巨大的领先,是愿意在一切相关方向上获得尽可能的帮助的,甚至哪怕是溢点价。”
领导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嗯……有道理,有道理。这么看起来,这件事情还真不是铁板一块,至少是有机会的。”只要有机会,就值得去尝试。
对白熊来说,这可以算是一笔低政策风险、高应用需求、高政治收益的交易,没准还真能成。
高振东最后补充了一句:“另外,我还有个建议,就算是姑且一试吧。”
“你说。”振东同志的建议,总是这么有意思,领导颇有点儿欲罢不能的感觉。
“如果对方拒绝了我们的第一个要求,也就是船用堆的那个要求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提出在航天领域和他们合作!”
合作?
知道高振东另辟蹊径的本事很强,总是能找出很多冷门但是有效的路子来。但是这条路都已经不只是冷门,而是有些邪门了。
“他们愿意?”航天领域的领先,政治收益是巨大的,领导感觉对方应该不会愿意将其中的一部分拱手让人。
“试一试呗,反正不要钱。政治利益再巨大,但对于北方同志来说,其实在经济和技术上现在已经有些举步维艰,也许他们也希望能有人能分担其中的压力。”
相比花旗,白熊的一大缺陷就是自己这边除了我们之外,那真是要技术没多少技术,要经济也没啥经济。和花旗算得上众星捧月相比,白熊可以说是拖家带口蹒跚前行。
而且现在石油危机并未发生,白熊也还暂时没过上国家级加油站的好日子,经济上就更困难了。
“嗯……”领导也知道高振东说的,并不算错,别人不知道白熊内里是个什么情况,他们这个级别的还能不知道?
“而且在航天方面,我们也不是一无所有,甚至某些方面还比他们更强,他们现在还在用着我们卖的卫星呢。”高振东笑道,这也是他提出这个试探性建议的最大底气,和原本白熊在这方面对我们毫无需求相比,在这个世界里,情况有了变化,各有所长了属于是。
“而且,还有一个方面也值得考虑,那就是我们所走的这条路,本来就讲究集体主义、推崇团结一心、希望天下大同,在这方面,合作获得的成果,对于北方同志来说不见得是损失,反而应该是重大胜利才对。”
绝了!
高振东看问题这角度,真是剑出偏锋,但又极为犀利!
他最后这段话,别管对方是不是这么想,但是这才是从路线理论出发,最为本质的见解。如果对方不这么考虑,那是对方的问题,而不是高振东的看法有什么错误。
别管他在对外用的是什么手段和方法,但这位同志在内心里,依然是一位坚定的战士,理想主义者。
“你说得对!这个事情,我会尽快向上汇报。”领导觉得自己最早的想法,是有点妄自菲薄了,该争取就要去争取。
这个事情也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决定的,但是这条路很值得试一试。高振东刚才有句话说得好,反正不损失什么,不试试怎么知道。
尽快?领导这话,让高振东想起了一点什么。
他在脑海里略略回忆了一下,差点喊出声来。
卧槽!是得尽快,有些事情快要发生了。
以我们的目标、信念和风格,与一位略带理想主义的人打交道,总比和爹瘾十足的官僚主义者打交道要略微愉快一些。
“嗯,的确是要尽快,不管结果如何,最好是在一个季度内敲定。”高振东疯狂点头。
只要敲定了,那就有得到执行的可能,69年在边境上大打出手的同时,其实也没耽误两边执行部分既定军售等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