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李向前说,今年他们得努把力 (第2/2页)
哪怕一公斤卖一两毛钱,那也是一大笔钱——主要是存的实在不少。
李龙想着倒是的确可以从牲畜市场那里再买几批牛羊回来。现在野外荒地还很多,放个几千只牛羊是没问题的——只要分开散放,几百只一群,完全可以放得下。
至于冬天的饲料——几千只牛羊,等到入冬的时候,差不多也消耗完了。
这就又掉入了原来的圈子——最后宰牛羊还得自己来吗?
自己是为了偷懒才找的克尤木啊。
“那这样。”李龙想了想说,“我去到牲畜市场买一批牛羊,要好一些的,放在圈里,老罗叔他们放。然后呢,到时每个月我需要牛羊肉的时候,你们帮我宰——毕竟一到四五月份,哈里木他们就转场了。
所以到时你们帮我,至于那时候你们要肉也行,要钱也行——这样没啥问题吧?不能纯帮忙,因为这个后面可能一两个月就会来一次。”
李龙预料得到,目前黄磊和赵辉两个能月月都要肉干,显然那边的市场已经开拓出来了,而且应该是已经在拓展。
所以后面肉干的量肯定是会越要越多的。
克尤木那里现在可以作为原料的主要来源,后面就得考虑加料。
一来不能把原料来源放在一个篮子里,另外也是省事。
谢运东笑着说道:
“这样自然没问题,到时我们几个都能干。”
李龙从谢运东这里出来,再去梁大成那里的时候,说辞就变了。他既然和谢运东这边商量好了,那接下来说的就是买牛羊和到时帮助宰杀的问题了。
梁大成这里自然没问题,就算没啥收益,纯帮忙宰杀他也乐意。
毕竟双成现在在收购站,干的那叫一个有声有色。每个月回来的时候,都有变化。人开朗不少,家里干活也不那么跳腾了,也很有眼色、眼里有活了。
就冲这个变化,梁大成对李龙是感激的。
甚至都有送老三去收购站的想法——只是李龙现在不收而已。
最后跑完贾卫东家里,李龙算是把这事安排明白了,明天他就要带着这些人,包括老罗叔他们,去玛河那边的牲畜市场买牛羊。
不过这回不开拖拉机了——要让老罗叔他们赶着大群的牛羊回来,不然得找许多车装牛羊,太麻烦。
以前李龙是担心老罗叔杨老六他们走这么远的路会很累,受不了。但事情给老罗叔他们一说,反倒让老罗叔他们给笑话了,而且在老罗叔他们看来,李龙这是瞧不起他们啊。
“不到三十公里路,算啥远的?”说话的是杨老六,“以前从乌城往石城的车少,我们走的时候,一天五十公里也走过……虽然累吧,但腿脚是没问题的。
现在虽然是老了,但身子骨没问题,这二十来公里的路,就算是赶着牛羊,那也就是大半天的事情。”
既然老人家们没问题,那李龙自然也没问题。他打算到时开着吉普车跟着,带水带吃的,中途还可以换人。
第二天还没成行,就被搁置了——李向前打来电话,让李龙过去商量一下事情。
李龙过去了,李向前在办公室里,问的是修路的事。
“这开春了,山里雪应该也化差不多了吧?你咋想着?啥时候去修路?”
李龙想着这才三月多不到四月,山里就算雪化完了,但那泥泞的程度,并不利于修路。
但李向前不觉得,平原地带雪化完,他这边工作正常开展。不过眼下因为农忙还没开始,所以他还能把大批人聚拢起来干几天。
如果再过段时间,人手分散出去,那到山里干活,就没那个气势了。
这两年李向前尝到了甜头。盘外招好使啊——每年就那个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奖励,那在上级那里能加好多分的。
毕竟这个民族团结从八三年开始,上面和自治区都非常重视,所以李向前这两年也挺风光。
有了好处,李向前自然是希望能够把这个巩固下来,甚至于县宣传那边,马晓燕他都联系过了,那边表示只要他们这边行动,那边就能随行。
所以万事俱备,只等李龙这边协调了。
李龙心说以前也没见你这么急过啊。
李向前自然不能明说,他接手供销社也有几年了,那上进的心还是有的嘛。
就算位置不动,职级提一提也行啊。
李龙就认真的给李向前分析了当前的情况:
“山里路已经修了有三十公里了。接下来修路,需要机械和人力配合。现在山里雪应该才化完,泥巴比较多,地面没干。所以呢,人人要过去干活,那肯定会比较难受,搞一身泥巴,很难看的。
所以呢,再过几天,我到山里探一探,地面干了,干活比较方便了,那咱们就走怎么样?”
李向前自然是没意见的。他干活一部分是要做点实在的事情,一部分也是为了在报纸上露一小脸。自己作为一级领导,到时搞得泥巴满身,那也不好看。
接受了李龙的这个解释,李向前又问了问他最近的情况,李龙就说做肉干的事情,李向前倒是觉得以后做的多了,他们供销社可以采购一批,作为往州社送的特产物资。
李龙直说,眼下没那么多货,等原料供应上了,自己这边搞大点儿再说吧。
其实现在卫生许可证什么的,都已经办下来了。他也在想着特色一个大点儿的地方,专门来做这个。毕竟老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搞,味儿和动静都有点大。
特别是想着以后如果要继续做大做强,那肯定是要分开的。
“你要说院子,供销社在你们那边倒是有个库房,如果改造一下应该能满足你的需求,借给你们用一下?”李向前知道了李龙的困惑后,想了想说,“反正那个库房是临时存放物资的,眼下也没啥大用。”
李龙不想用。
“咋?还挑上了?”李向前开玩笑的说,“我这上赶着了啊?”
“不是,我是想着买个院子。借毕竟还是有点……不自在。”
李向前有点不明白了,这借着,又不是租。李龙是供销社自己人,借着用,他一个条子都够了。
他李龙倒好,还非要买一个?
他不清楚,两世为人的李龙,虽然没打算涉足房地产行业,但对于买院子房子还是挺执着的。
毕竟上一世队里合作社成立之后,就有许多人本身也是在县里、石城、州里和乌城都有两三处的房子的,到哪里都有住的地方。
虽然费钱,但真方便啊。
“那库房是公家的,我没办法做主卖给你。”李向前摇了摇头,“那你再打听一下附近哪有合适的院子吧。反正你们北城那边,老院子不少,不想住的人还是有的。”
这是实话,北城在几十年前属于城乡结合部,古城墙的边上,陕西会馆的北面。
一些地主会在这里盖院子,解放后还有盖的,院子大小都有,不算乱,但挺多。想在这里买个适合的院子还挺容易。
这时候还没到拆迁的时候,所以没人坐地起价,这些老院子也不值钱,李龙想买的话,收购站一天的利润就能买几套了。
从供销社里出来,李龙看时间快到中午了,这买羊的事情自然是搞不成了,他给队里大哥家里打了电话,让老爹骑自行车跑一趟,给老罗叔和谢运东他们说一声,买牛羊的事情放在明天了。
正事要紧,也不差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