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造得竹傀获青风 (第1/2页)
机关游龙内部。
机关台座前,宁拙已经持续工作了小半天。
他需要炼制的元音簧片,只剩下最后一种了。
《元音簧片书》中记载,此为「影蜂针」。单纯催发,能发出非常简短的一的声音,在这股音效之下,机关载体能有一个速度上的迅猛爆发。
材料都已经备在了桌面上,分别是色如冻脂,蕴生电纹的雷击玉竹;腹藏火线,翅带金芒的金环毒蜂;星屑一般,触肤生寒的北冰晶砂;盛于青玉荷叶盏中的春分无根水。
宁拙开动机关台座,催出一道犀利的金光,沿玉竹天然电纹纵向剖开。
瞬间,腔壁显露在宁拙的眼前,上面满是雷纹,一路螺旋攀升。
宁拙的脑海中不禁忆起《元音簧片书》所述一一雷纹导气,乃天地以雷霆为刀,刻就的音律声轨。
宁拙取出北冰晶砂,全数放入到青玉荷叶盏中,和春分无根水充分混合。
按照《元音簧片书》中的详细步骤,宁拙催动五行法力参与混合的过程。时而用火行,时而用水行,时而换成土行。
不得不说,五行法力覆盖范围广,相当普适。
最终,宁拙获得了一团半透明的膏体,带着微微绿意。
宁拙将这半透明的膏体,细细填满玉竹墙壁,只留下最后一个空腔,作为震源巢。
「雷霆在竹腔刻下天然音律轨道,利用这样的宝材,省却了相当多的人工。」
宁拙为青簧子在这方面选择材料的巧思,暗暗赞叹。
他接着处理金环毒蜂。
刚解开禁制,毒蜂就振翅飞袭,尾针直刺宁拙眉心!
宁拙不避不让,催出一股木行法力,拦截金环毒蜂。
毒蜂的针尖刺入木行法力三寸,忽然自燃,产生一股毒火。
毒火与青气交缠,蜂躯化灰,唯余淬毒音针悬空喻鸣。
宁拙争分夺秒,趁着毒火还在燃烧,立即开始了下一步。
他以蜂针为笔,毒火为墨,针尖刺入冰砂膏三毫即退。一路下去,扎出许多细孔。
冰火相激处,作响,每孔深浅、倾角皆有差异。
最开头的音孔,阔如麦粒。中段的七孔细若针尖,最后的音孔斜刺腔壁。
毒火已经被冰膏扑灭。
宁拙便将蜂针嵌入末节腔室。
宁拙咬破指尖,血珠滴入其中,同时催发法力。
蜂鸣声骤起!
宁拙翻掌,将两半竹节紧密贴合,并且微微用力压住。
蜂鸣被生生按回腔内,在八重音孔中反复折射。当第九次回声叠加时,喻鸣陡然澄澈,化作一的短声,旋即彻底安静下来。
玉竹在宁拙的血炼之下,重新弥合成一体。
他将温润的玉竹擎于掌中,就见竹节尾端隐现一道金色针芒。
宁拙轻抚竹节,忽然信手将其抛向半空。竹节在空中旋转,发出一连串的一一一的短促声响。
竹节旋转速度也因此暴涨,几乎成了一团黑影。
宁拙再次伸手,将其捉住。
萦绕在耳畔的声响,也因此骤然消失。
「如此一来,二十个元音簧片机关部件,已经完全制作妥当。」
「接下来,就是制造竹傀了。」
按照青簧子散布出来的信息,第二次兴云小试的参与前提,就是让修士们带着各自制作好的竹愧,前来参加。
「但青簧子没有说,这些竹傀的数量。」
「这里,或许他在有意考验,参与试炼的修士们的设计机关,分析局势的能力。」
具体就有两种极端。
第一种极端,是将所有的元音簧片部件,集中在一具巨大的竹傀身上。
第二种极端,则是将每一个元音簧片部件,都只做成一个小竹傀。所有的竹傀汇集起来,形成一支二十人的小规模战队。
宁拙没有在这里陷入犹豫不决。
「我并不清楚第二场兴云小试的具体情境,所以,采取中庸最合适。」
他准备按照自己的灵感,制成七个小竹傀,每一个竹傀身上平均有三个元音簧片。
宁拙站在台座前,没有挪动脚步。
很快,一盏茶的时间过去,宁拙制作出了第一个小竹傀。
第三个簧片被他精心设计,成了一个竹鞭的把柄。
竹鞭的鞭身,则采取了冰蚕晶丝,辅助神识进行了编织。鞭身上,外刻了许多凹槽,能通过气流的摩擦,产生声音。
法力悬丝!
宁拙伸出五指,进行操控。
啪。小竹傀抽出一鞭。
空气迅速形成漩涡,唔的短促声音在耳边挥动,然后顺着竹鞭,传达到鞭柄末端,在竹腔中十倍放大。
然后,顺着小竹傀的手臂,传达到身躯内部,触动其余两件元音簧片部件。
下一刻,一道半透明的音波蛛网从竹傀身躯,由内而外地爆发出来,直接覆盖了周遭一丈之地。
音波蛛网带着三重威能,乃是这具小竹傀的底牌。
宁拙动用一块玄铁,放置在音波蛛网中进行测试。
玄铁先是下坠的速度骤缓,几乎迟滞在半空中。
然后,玄铁表面出现无数裂缝,相互纵横交错,最终,玄铁不断震荡,砰的一声,赫然爆开!
如此两天之后,宁拙将七个小竹傀都制作完成,算是初步达成了青簧子的要求。
「接下来就是不断操练。」
宁拙又训练了一天。
他本就有丰富的操演经验,掌握这七个小竹傀并不困难,很快就上手,练得纯熟。
「只是,按照我学习所得,已能预估到青簧子小试的某一方向。」
「他操控竹傀的方式,当是以音律为主,悬丝为辅。」
「为免将来来不及,我不如先在音律上多下点功夫,学有所成才是。」
雷音峰。
失音潭嵌在山巅,像天神失手跌碎的一块墨玉镜。
潭沿尽是鳞的雷击岩。许多黑的岩石,已被天火烧出琉璃的光泽。
潭面终年无波,倒映着流云聚散、星斗明灭,却独独吞尽所有声响一一纵有巨岩崩落,也只漾开一圈无声涟漪,旋即被深潭吞没,仿佛坠入无底归墟。
在潭心处,有一片小小的沙洲,树立着一株孤泣桐。
树干不过三围,扭曲如垂死龙。
树皮上的每一处皲裂中,都凝着树脂,琥珀如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