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我来降劫 (第2/2页)
密集的撞击声骤然大作!
那足以撕裂金铁的凶戾煞气撞在许宣身上,竟如暴雨击打万年寒铁,迸溅出无数细碎的黑芒,发出锋锐刺耳的金铁交鸣之声。
至于箭矢中蕴含的那股惨烈兵戈杀伐之气……
许宣细细品味了一下,只觉得气息古老而纯粹,带着一种绝望的锋锐,味道……还行。
眼见煞气箭矢徒劳无功,整片虞美人花海彻底炸裂沸腾!
更加磅礴更加不甘的怨气冲天而起,浓烈到极致的执念竟硬生生扭曲了此地的时空,将这方天地短暂地带回了数百年前那个血与火的垓下之夜!
万千人的嘶吼,战马的悲鸣,兵刃的碰撞、战鼓的轰鸣……
无数声音交织成一片,恐怖的军阵煞气如同实质的浪潮般扩散开来。
隐约间仿佛每一朵摇曳的虞美花蕊之中,都站立着一尊双目赤红甲胄残破的楚军兵士的虚影!
它们咆哮着,要将所见一切生灵都拖入那场绝望的最终之战,同葬于此!
“竟然是战魂未散?”许宣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旋即了然。
那凝聚中的身影,是虞姬,也不全是虞姬。
更是这片土地上无数未能安息,怨气与虞姬残念交织融合的楚军士卒残魂的共同聚合体!
她是他们不甘的象征,是他们恨意的载体。
许宣轻叹一声,声音穿透了震天的喊杀声,带着一丝洞悉历史的悲悯。
“刘邦当年以‘鲁公’之礼泣祭项羽,将其安葬于谷城时,可未曾提及如何安顿你们这些追随至死的江东子弟啊。”
“之后他登基为帝,君临天下,大赦四方,却也未曾记得赦免你们这些‘敌国之魂’。”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史书未曾记载的角落,“于是,你们便成了被遗忘的无主孤魂,困于这血染之地,恨意经年累积,不得超生。”
“这,便是天道指引我前来成为尔等‘降劫’之人的原因么?”
许宣低声自语,已然明了自己的因果所在。
许.净土宗大范围群体度化第一人.宣,出现在这里真是刚刚好。
心念微动,一段尘封的史籍记载自然浮现于脑海:《史记·高祖本纪》有载:“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
斩首八万!
这片土地之下,浸透的又何止是虞姬的鲜血?
都是一群……可怜人啊。
眼中的最后一丝波澜归于平静,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悲悯的决意。
缓缓合十双手,周身开始弥漫出一种不同于战场煞气的,柔和却无比坚定的光芒。
世人皆记住了霸王别姬的凄美绝伦,却往往忘了在那场决定天下归属的浩大战争之中,除了青史留名的英雄美人,还有无数无名士卒如同草芥般倒下。
他们的血浸透了这片土地,他们的怨与执却沉入历史的阴影,无人问津。
古战场历来是横死者众的大凶之地,亡魂因剧烈的执念、不甘与怨愤极易滞留原地,经年累月,便凝聚成化不开的阴煞戾气,寻常风吹日晒难以消散。
而垓下这等千古名战场,所留下的意念更是惨烈决绝,犹如铁石浇筑,寻常的诵经超度,根本难以撼动其万一。
这些年此地未曾闹出惊天动地的灾祸,想来便是因这虞美人花异种天生能与地脉煞气相通,以其为养料,扎根生长,无形中也算是一种镇压与吸纳,维持着一种危险的平衡。
可惜,这妖物今日欲要化形,彻底打破平衡。
攫取此地积累数百年的所有煞气怨力为己用,这等逆天而行之事,自然为天地法则所不容,降下劫难乃是必然。
“阿弥陀佛。”
许宣低诵一声佛号,专业对口般的从容上线,“咱可是净土宗出来的高僧,度化冤魂消解煞气,可是老本行。”
脑中瞬间掠过佛门超度法事的一整套严谨科仪:
需先设“焰口台”,诵《蒙山施食经》,向滞留此地的饿鬼道众生施撒米谷甘露,令其暂得饱足,平息怨怼,煞气自能减弱几分。
再书写“牒文”,详录亡者籍贯姓名——虽然此地亡魂大多无名无姓,但仪式不可废,象征性地将其从阳间“迁移”至阴间管辖,引导其前来听法闻经。若有石塔法器,便可借此输送阴魂,效率更高。
核心环节是“破地狱”,需由主法和尚持禅杖念诵秘咒,以无上法力强行打开通往幽冥的通道,让困锁其中的亡魂得以走出。随后还需引导亡魂“过桥”,驱赶沿途凶神恶煞,保其一路畅通,免受打扰。
最后,若能再启一场大型水陆法会,集结众僧,在此地诵经七七四十九日,或能逐渐改变此地阴戾的磁场,再布下转化阵法,缓缓将煞气消弭转化。
但……
许宣扫视着周围愈发狂暴、几乎要凝成实质的军阵煞气与万千嘶吼的魂影,摇了摇头。
“太慢,而且效果……恐怕一般。”
这等积攒了数百年的顽固执念,岂是区区四十九天经文就能轻易打发的?只怕是杯水车薪。
目光锐利地扫过四周,确认荒郊野岭,并无半个凡人旁观。
于是,许宣做出了决定。
既然常规流程效率太低,那便……走个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