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前往蛇口 (第1/2页)
过了会,罗弼时离开;
杨文东也是一个人沉思起来,这段时间,自己在欧美的动作的确大了点,这必然导致很多媒体乃至个人认为自己有转移资产的嫌疑;
只不过有些投资,是有时间机遇的,错过了,也就没了。
且未来,投资也会越来越大;
但他也不在乎,老子在哪投资,关你们屁事;
身为香港最顶级的财团掌门人,一些势力即使有一些疑问,也不会贸然过来前问,也就是港府,借着自己收购mini之事,来旁敲侧听一下罢了。
时间很快到了9月中,方先名前来汇报工作,只见他满脸笑容:“杨生,黄金的价格已经涨到500多了,咱们的投入,大赚至少有了20-30亿美金了。”
“嗯,进展不错,继续盯着金价,只要不暴跌就行了。”杨文东笑了笑;
早年他做多黄金的时候,虽然靠着先知金手指有着很强的信心,可毕竟是一场豪赌,也是有点心理压力的,就怕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导致短期波动;
如今,金价在几个月内涨了接近两倍,那他的投资不但彻底安全了,还大赚了很多。
历史基本上如原先一样,看来他的存在,对于这种国际大事,影响不大;
方先名谨慎问道:“杨生,到了今天这个价格,我们还不释放一些吗?”
“暂时不用,我觉得还能再涨一点。”杨文东道;
站在方先名的角度,这种时候不说全部抛售,但应该抛售部分来保证基本的本金或者部分利润,这一点也没有错。
杨文东如果不是知晓未来,那绝对会比他还要保守
方先名见老板决心已定,便也不再强求,道:“好的,我明白。”
反正如今利润已经很高了,黄金价格即使下跌也应该不至于暴跌,顶多就是赚多赚少的区别,是不会亏本的。
杨文东又道:“不过也要做好抛售的准备,你这边联系一下各大银行,我们手中的黄金多头很多,需要分批抛售。”
先不说历史会不会有一点改变,就算没有,他也不有可能在最后一刻才抛售手中黄金;
很多富豪说不赚最后一分钱,一方面是因为越到后期越没有把握,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手中头寸过多的时候,是没办法在短期内抛售完毕的;
以黄金为例,假设黄金最高值是1000,那800-850左右的时候就要开始抛售了,因为从800到1000也是速度极快的,不能等到1000再抛售,后面就可能是雪崩般的下降了。
“没问题,我知道该怎么做。”方先名道。
“后面每天告诉我一下黄金的价格,越到最后越需要谨慎。”杨文东点点头道。
方先名道:“是,杨生。”
这次黄金的机遇,比三次石油危机加起来带来的福利都要高,能够与之媲美的,恐怕也就长期的香港地产市场、85年后的内地地产市场、未来的电子互联网产业等等了,
但后面几样都是很多年的成果,而黄金的大涨却不需要一年,可以说是最暴利的回报了;
且黄金的利润拿下来后,那才有着更多的资金,去参与80年代以后的各种机遇;
从如今黄金价格走势来看,自己这一次,基本上也是十拿九稳了。
两天后,魏泽涛来到了杨文东的办公室;
“老魏,坐。”杨文东笑着招呼道:“从蛇口回来,那边怎么样了?”
半年前,蛇口与恒生银行达成了合作协议,贷款1.5亿港元开发整个工业园区;
作为债权方,恒生银行及长兴集团也派人过去查看,当地完全就是一片荒地,还有很多数米高土坡,这些都是需要花费不少精力与时间来处理的;
好在如今资金充分,还都是外汇,内地的建筑公司也是铆足了劲,24小时轮番换人,逐步的完成了蛇口工业区的三通一平工作;
魏泽涛就是杨文东派过去查看最终结果的。
魏泽涛回道:“那边的水电已经通了,道路也还行,可以供重卡通行,方便集装箱货车运输;
但问题就是从蛇口到香港罗湖口岸的这段路,小车倒是好走,但重卡肯定不行,一旦下雨都可能陷在路上。”
“这倒是个问题,蛇口的钱也只能用在内部,外面那么长的道路,他们也修不起啊。”杨文东点点头道:“这蛇口的工业品,还是得通过集装箱运到香港来的啊,那元局长那边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案?”
魏泽涛回道:“元局长的意思是,短时间内只能以分批的方式,将货物运到香港,然后在罗湖口岸对面,建一个仓库,集装箱在这里上货,再运往葵涌码头;
这样的做法短期内成本肯定会相对高一点,但也比直接修一条大路要简单多了,等以后蛇口工业区有钱了,或者国家拨款了,再考虑修这条路。”
“嗯,倒也是个方法,开始就这样吧。”杨文东道:‘香港这边,我们可以适当的配合一下,方便一点他们。’
修一条路对于今天的杨文东来说,也花不了几个钱,但他绝对不会太过于主动的帮助内地,只有互利互惠的情况下,他才会出手。
当然,涉及到灾难救助的不算;
魏泽涛道:“杨生,蛇口工业区那边也算是差不多了,元局长那边想准备来香港招商,也希望我们能够先去投资,您看看?”
“那你觉得哪些产业合适?”杨文东反问。
魏泽涛道:“我觉得就先将粘鼠板的业务迁移过去,这个业务是最没有技术含量,但对人工数量要求还比较高的,挺适合蛇口工业区的。”
杨文东回忆了下,道:“我记得以前你不是说过将粘鼠板业务转移到内地,让他们内部的工厂生产吗?现在我们自己还有这个生产业务?”
粘鼠板作为杨文东起家的产业,长兴集团是不会放弃的,且虽然其利润不是很高,但总有一些,还能带动大量就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