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许教授好像朝我们这个方向过来了! (第1/2页)
许青舟没仔细读望月的论文,而是先拿出手机,查看相关的消息。
说不意外是假的,上个月他才拒绝当外审专家,这个月就在期刊上发表了。
果然,数学界那叫相当热闹。
IUT理论,前面介绍过,是望月新一用来证明ABC猜想的宇宙际Teichmüller理论。
IUT理论之所以引起大家关注,是因为从2012年到2020年,整整8年都在进行评审,算是创造了同行评审耗时的纪录。
对于望月新一的IUT理论,日国数学家当然推崇至极,称之为“解决重要难题”,柏原正树评价“将产生重大影响”,他的证明尝试是一次“孤独的数学革命”。
但反对者也很明显,多数数学家坚持“证明未被验证”,舒尔茨在油管上重申“ABC仍是猜想”。陶哲轩也认为论文存在严重的逻辑漏洞,8年前论文第三篇的“推论3.12“推理仍然没有修正。
更加有意思的是,望月本人就是《PRIMS》的主编。
显然,《数学发明》那边也拒绝了望月论文的发表,或者说,在他拒绝担任评审专家之后,并没有同行愿意耗费精神去研究一种“新”的理论。
望月声称已经避嫌,问心无愧,但仍然摆脱不了既是作者又是评审者的嫌疑。
许青舟好奇地把论文找出来瞅了一眼,发现逻辑确实比较独特,比他的超对称函数理论还要玄乎。
毕竟,他的理论最起码有迹可循。
“你啊,先下去把这个部分算出来吧。”顾志钟挥了挥手,示意身旁的邹溪竹可以走了。
许青舟在这里,这个小姑娘的心思早就飘到九霄云外去了。
心都乱的,哪里还能听得讲题。
他也理解,许青舟这小子年纪轻轻,菲尔兹奖,沃尔夫奖,诺贝尔奖,把世界上的大奖全都拿了个遍。
在这些年轻人的眼里,完全就是偶像。
好吧,别说年轻人了,就是他们老一辈科学家都时常感慨,佩服眼前这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
“哦,好。”
邹溪竹听话地点头,知道顾志钟和许青舟有话要说,抱着笔记本离开,“顾教授再见,许教授再见。”
见许青舟在看论文,顾志钟笑呵呵地问:“怎么样,有没有兴趣研究?”
“算了,没时间。”
许青舟摇摇头:“我那个超对称ζ函数理论够让人头疼了,就不给自己添堵,再研究一个新理论了。”
“是啊,我也是找了随便看看,虽然批判他的人很多,但不可否认,望月的数学能力无法反驳,这篇论文读起来都很有难度。”
顾志钟叹息说道。
许青舟不置可否,望月的IUT理论难度的确不小,在此之前,号称全球仅十余人能研读论文,也正是因为证明复杂,阻碍独立验证。
“脸色不怎么好,这段时间忙坏了吧?”
“有点,再开发一个新技术。”
在顾志钟这边瞎扯淡了十分钟,许青舟临走前把自己的茶杯倒满水,也起身告辞,准备去上课。
两个月时间过去,来拍照打卡的人终于少了,不过教室里依然座无虚席。
晚上6点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