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草率了,终究是没忍住... (第1/2页)
伴随着国家在这方面投资的加强,“人造太阳”已经出现在大众视野里边,材料研究所的热度自然快速攀升。
支持地认为这是人类可控核聚变的重大突破。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表示和自己无关,人造太阳什么的都已经吹嘘了多少年,可这么多年了也没见真的搞出来。
少量反对的则是认为这是在浪费国家的资源,可控核聚变太遥远,现在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民生上.
总之,网上热闹非凡。
许青舟倒是没有在意网上的消息,今天下午5点正常下班,回家给宋瑶做饭,此时已经吃完,和宋瑶在客厅窝着休息。
9点多,窗外的夜幕降临,坐在沙发上,能够看到远处湖面倒映着岸边橘黄色的灯火。
许青舟手指从女孩细腻的小腹上滑过,思绪渐渐飘远。
点火实验结束,他们并没有闲下来。
在这些天,乾坤一号相继完成了第一壁的红外热像仪扫描和偏滤器靶板的超声波探伤等等检测工作。
同时,也把这一年以来的论文整理了发上去。
他就一篇论文,《负三角位形球形托卡马克实现1亿℃千秒级稳态运行:迈向紧凑型聚变能源的新范式》。
一周前就已经给《自然》发过去了。
按照编辑部那边的反馈,估计很快就能发表。
当然,除了研究所的工作外,他还接受了一个人人日报的采访,对现有的技术做总体说明,随后就消失在媒体的镜头里边。
“下个阶段的目标,1.6亿℃+双亿参数。”
“还有三重乘积峰值,必须≥3×10 keV·s/m,至少维持5分钟以上从眼下设备的运转能力来看,这个目标不难实现。”
“同时,再开展第一壁材料耐辐照测试和偏滤器热负荷极限挑战,这两个目前都是工程化验证的重点。”
距离示范堆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乘积突破如同“莱特兄弟首飞”,证明飞机能离地,而示范堆是“波音客机”,需载重、续航和安全性全面达标。
对于这类需要经受住上亿温度的精密设备而言,尘埃大小的缺陷也会影响到运行安全。
嗡嗡~
许青舟正想着,桌面的手机震动起来,他接过,发现是101群里的消息。
2021年,徐正洋这几个货也已经到研三,马上就要答辩,继续读博。
群里。
徐正洋:“我靠,老许又上热搜了。”
孔先波:“666+”
翟自强:“666+”
许青舟:“基操勿扰。”
徐正洋:“老许,什么都别说了,周五,必须请哥几个打牙祭。”
翟自强:“下周下周,这周答辩。”
孔先波:“建议餐标1000。”
翟自强:“同意。”
许青舟:“想屁吃。”
徐正洋:“就是知道老许舍不得,我们家最近开了个馆子,去我哪?”
孔先波:“呸,这个逼装得有点生硬。”
徐正洋:“吃不吃?”
孔先波:“吃。”
徐正洋:“我还是喜欢你刚才桀骜不驯的样子。”
“佳慧说,他们想把工作室做成公司。”
宋瑶正在咔咔地打字和丁佳慧聊天,时不时地和许青舟同步一下聊天的内容。
这几周,宋瑶也把京大和国防科大的投资项目确定下来,初期资金已经打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