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文学 > 从满眼红名开始 > 第402章 完结(上)

第402章 完结(上)

  第402章 完结(上) (第2/2页)
  
  ——既然“纸壳”包不住火,那就再加一层“石壳”“铁壳”好了。
  
  现在看来,这只能算是“外因”,因此找到的解法也是“外解”。
  
  既然存在“外因”,自然也有“内因”。
  
  而自己此刻自然迈出的一步,不仅找准了“内因”,也自然找到了“内解”。
  
  有外无内,终究缺了内涵根本。
  
  有内无外,则缺了海纳百川、包容万物的广博。
  
  内外相合,才算完美。
  
  想到这里,一个疑问自然浮上心头——
  
  一代代人杰,持续数百年的摸索,为何都没能找到这“失落的一阶”?
  
  想来想去,答案最后还是落在了简简单单的“桩功”二字之上。
  
  这是此界修炼,从“娘胎”里便落下的病根。
  
  从修炼第一步起,便将之分拆成皮、肉、血、骨、髓,步步登阶,这固然降低了门槛,却也将人身这一浑然整体,分拆得泾渭分明。
  
  直到一境圆满,乃至五境圆满,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而自己现在这一步,就像是在五境圆满之上,打了一个浑然一体的“结”,让人体由“分”而“合”。
  
  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重回修炼前的状态。
  
  人身再次浑然一体。
  
  晋入这一境界之后,耿煊还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种种功法、秘术,也都与身体“浑然一体”,就如手脚,鸟有双翅,内化为先天禀赋,使用随心,如臂使指。
  
  耿煊沉浸在这奇妙的体验之中,感受着自身能力全方位的提升。
  
  就在这时,通过“地听蛛网”,他捕捉到了连续多道大地震动。
  
  很快,耿煊便凭借再度升华强化之后的地听能力做出了判断,这震动来自西南,其源头距离自己更是在万里之外!
  
  第一次,耿煊捕捉到距离如此遥远的大地信息。
  
  一方面,这得益于修为提升之后能力的再度提升。
  
  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这来自万里之外的大地震动,强度远超以往。
  
  耿煊立刻就做出了判断。
  
  “地震!”
  
  “一场超级大地震!”
  
  这个判断,让耿煊心中,震动不已。
  
  他现在所在区域,就在元州西南。
  
  这个方向再往西南万里之外,那是——朱州以南。
  
  边鄙之地的边鄙之地!
  
  相较于元州,玄幽二州已经是出了名的地广人稀。
  
  可与这北境二州相比,位于西南边角的朱州,犹有过之。
  
  玄幽二州的现状,是因为土地的贫瘠与缺水。
  
  除此之外,这二州所具备的种种禀赋,对人类来说,算得上是“亲和友善”,便是“寒冷”,都称得上是“善意的小玩笑”。
  
  与之相比,既不缺水,土地也不贫瘠的朱州,其所种种,对人类来说,却称得上“恶毒”了。
  
  充沛的水源,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地……造就了勃勃的生机,可这生机覆盖所有的生命体。
  
  植物,动物,微生物……
  
  无处不在,动辄致死的瘴气。
  
  无处不在的蛇虫鼠蚁,苍蝇蚊子……全都是加强版特大号的那种!
  
  死掉的动物,若不处理,不需半天,就能原地“蒸法”。
  
  开垦的耕地,稍不注意,就能再次被森林“吞噬”。
  
  在这生机过分盎然的大环境中,“万物之灵”的人类,各方面的优势都被大幅度的削弱了。
  
  当耿煊越过漭江,进入朱州,循着震源方向持续深入,便直观的发现,人类的生存状态,和与漭江的相对距离,有着强烈的正相关。
  
  几乎所有大型势力,都在漭江沿岸。
  
  然后便是一些深入朱州的漭江支流。
  
  距离这些区域越近,人口越密集,整体开发度,以及文明开化度也就越高。
  
  反之,便越低。
  
  当耿煊进入朱州,继续深入五六千里之后,人类几乎已经彻底的蛮荒化、原始化。
  
  零星的原始部落,如星点般分散在一处处贫瘠之地。
  
  这也是极有趣的一点。
  
  别处如元州,玄州,幽州,人类便如飞蛾逐火一般,不要命的往土地肥沃处聚集。围绕这些土地,从古到今,不知道流了多少鲜血。在可预知的未来,这鲜血还得继续流下去。
  
  可在这里,情况却恰好相反。
  
  最吸引人类,人口最扎堆的地方,往往都是土地贫瘠、植被稀疏的区域。
  
  那些土地肥沃、生机盎然之地,对人类的“狙击”,比之玄幽二州的荒漠犹有过之。
  
  对人类文明而言,堪称“绿色荒漠”。
  
  此外,耿煊还注意到一点。
  
  在主流叙事中,早在五六百年前的元帝时期,就已落寞失势的“巫觋”群体,在这广袤的“绿色荒漠”中,还顽强的存在着。
  
  刚开始,耿煊还以为这只是零星残存的“巫觋余孽”。
  
  可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还是狭隘了。
  
  在这广袤的“绿色荒漠”中,巫觋体系展现出了远超修炼体系的生命力与适应力。
  
  在这里,对人类群体而言,修炼者个人的强大武力,远不及一个简单的驱虫或除瘴秘术有效。
  
  在部落中,会一招“驱虫术”或者“除瘴术”,立刻能被一个数千人的部落奉为神灵。
  
  反过来,哪怕是炼髓境高手,在一个部落中,也只能当个打手。
  
  若将隐没在这广袤“绿色荒漠”中的巫觋群体视作一个整体,其实力远在以圣山大祭司为核心的“苍狼信仰体系”之上。
  
  不过,随着深入探察,耿煊也发现,分散在各部落中的巫觋群体,虽然也存在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却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无论是精神信仰、还是现实利益,都让他们非常分散。
  
  有趣的是,漭江沿岸,以“五帝苗裔”自诩的势力,称他们为野人,生蛮,根据擅长秘术,所居区域,生活习性的不同,分出千百不同的族群。
  
  可这些被他称为野人生蛮的族群中,却有许多以正统的“某帝苗裔”自居。
  
  是的,“某地苗裔”,而非“五帝苗裔”。
  
  这“某帝”中,“炎帝”出现的频率最高,“黄帝”,“白帝”,“黑帝”,“青帝”也都一个不落,都有“精神子嗣”遗落在这广袤的丛林中。
  
  结合看过的许多杂书笔记,联系眼前亲见亲闻,某一刻,耿煊福至心灵,脑海中出现这样的画面。
  
  在极久远之前,以“五帝”为核心的文明,还蜗居在当下名为“元州”的一隅之地。
  
  随着文明的持续进步,人口的持续繁衍,以元州为核心的疆域持续扩增,文明也在不断地“版本更新”。
  
  就像是不断的自内生发,持续往四面八方扩散的潮汐海浪。
  
  又像是以某一点为核心,不断向外散发光与热的火炬。
  
  不断有“老浪”被“新浪”拍打、驱赶、淹没。
  
  不断有“新火”将“旧火”替代、覆盖、更新。
  
  但在这永不停歇的过程中,“老浪”并没有彻底死去,“旧火”也没有彻底熄灭。
  
  它们不仅在时间尺度上,永久性的烙印在了某段历史之中。
  
  同样也在空间尺度上,如同“活化石”一般,鲜活的存在于大地的某一个角落。
  
  地方越是边远,距离“中心”点越远,这些“活化石”存留的几率就越大。
  
  念及于此,耿煊只觉眼前这潜藏着无穷生机的“绿色荒漠”,忽地深沉厚重了起来。
  
  按照他的本意,他真的很想沉下心来仔细深究一番。
  
  可那持续传来的余波余震却在催促着他,召唤着他。
  
  说来话长,从动身到找到震源,耿煊只用了两天时间。
  
  大略估算,事发地距离元州出发地,足有一万五千里之遥!
  
  这是前所未有的一场大地震,高山崩塌,大地开裂,河流改道……在距离震源还有一千多里之时,其“改天换地”的一面在耿煊面前就已展露无遗。
  
  但赶至此处的他,却无暇细览这天灾的伟力。
  
  一场即将发生的“人祸”便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就在震源附近一道巨大的、已可看见赤红岩浆翻涌的地裂附近,一场盛大的献祭仪式正在紧张的筹备之中。
  
  以十几名身着奇装异服的男女为首,近百名部族首领,亦或者有着炼髓后期以上实力的“勇士”围绕在他们周围,从周边部落强征而来的“人牲”,被源源不断的牵引而来。
  
  这些即将被投入地裂之中,用来平息“大地之怒”的“人牲”们,绝大多数麻木而恭顺,任由他人安排操弄。
  
  也有人在反抗,甚至有一些还出身于小部落高层,乃至是首领,但在周边最强巫觋群体的共同意志下,他们的反抗自然都是徒劳的。
  
  当耿煊赶来时,“人牲”数量已经多达三万余。
  
  而按照那十几名最强巫觋们的计划,这一次祭祀,需要献祭十万之众!
  
  他们想要用十万具血肉之躯,给那沸腾的、随时都有可能喷发的岩浆降降温!
  
  物理降温!
  
  在这样的大局面前,十万条人命,什么都不是。
  
  片刻恍惚之后,耿煊仿佛后知后觉般醒悟过来。
  
  九州主体虽然已经是“先进”的封建社会,可这“绿色荒漠”的人类群体,还处在奴隶社会,甚至是更早期的原始社会。
  
  既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眼前局势,对他来说,同样也是难得的好机会。
  
  换个时候,要想在这“绿色荒漠”中聚集起如此之多的人口,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对他最麻烦的一步,现在已被这些人主动完成了。
  
  实力远超第一次北上玄幽二州之时的耿煊,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立刻展开了行动。
  
  整个行动的过程,有种如“水银泻地”般的流畅丝滑之感。
  
  先是处于核心的十几名最强巫觋、在被他亲手“淘汰”过半之后,剩下七名跪拜在他的脚下。
  
  然后,在他们的引导下,大量的徒子徒孙,部落首领奉他为五帝的“人间行走”……
  
  就这般,从中心向外,层层转化。
  
  而越是往外,转化的成功率便越高。
  
  ——值得一提的是,从最低贱的“人牲”到最强大的巫觋,红名浓度都超过了元州,乃至玄幽二州的平均水准。特别是那些被他亲手淘汰的大量巫觋高层。
  
  因此故,耿煊收获了巨量红运。
  
  但这巨量的红运却仅在“燧珠”内稍稍打了个转,便又如洪水般全部倾泻而出,甚至,耿煊还倒贴了超十万点红运出去。
  
  这换来的回报也是极丰硕的。
  
  如缔造黑风军一般,又一支完全忠诚于他的力量就这般在极短时间内被强捏成型。
  
  很快,这支在“大地之怒”的见证下,于耿煊手中锻造成型的力量冲出这片被自然伟力摧毁重塑的山林。
  
  他们如同铁流一般,将所经之地的人类秩序轻易摧毁,迅速重塑。
  
  接下来一段时间,发生在朱州广袤“绿色荒漠”中的故事,恰如才在玄幽二州发生过的翻版。
  
  甚至,更加的简单轻易。
  
  一是朱州没有一个董观这样的,能够调用全州人力为其所用的强人。
  
  二是耿煊本身的力量今非昔比。
  
  最大的困难,是在丛林中辗转跋涉,将一个又一个如星点般散落在丛林各处的人类聚落串联起来本身。
  
  这也是以往的朱州无法真正凝聚为一,力量散落各地的最大原因。
  
  但这个困难,因为耿煊的介入,也被强行解决了。
  
  代价就是大量红运的支出。
  
  耿煊不仅将在横推朱州期间得到的红运全部投入了进去,连过往在元州、玄州、幽州“辛苦”积攒的红运,也源源不断的投入其中。
  
  具体的做法很简单,即将原本高门槛,难入门,更难持续进步,掌握人数极少,精通者更少的秘术秘法,用红运强行推广下沉。
  
  不说让每人都成为秘术大师,至少也要将秘术普及到小队层次。
  
  以确保作为基本行动单位的小队具备在危险丛林中拥有独自求存,且持续行动的能力。
  
  当队伍扩大,达到百人、乃至千人万人规模时,要求还会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因为这样的需求,又恰有这样的条件,耿煊也趁机对秘术进行了一番系统性的学习。
  
  这些秘术中,有许多都源自于元帝时期编撰成型的“九流秘术”系列,却也有不少是这几百年间,为了适应朱州的生存环境新诞生的秘术。
  
  驱虫,驭虫,除瘴,控瘴,解毒,控毒,净水,培植……
  
  随着修习的秘术越来越多,利用红运将它们强推至圆满,加上过往掌握的种种秘术,在耿煊的视角,一块有别于淬体修炼体系的拼图,正在从看似互不相关、各个独立的状态,聚合成完整的一体。
  
  一个念头,也在耿煊心中,越来越清晰。
  
  “这是一个完全有别于淬体修炼,有着无穷潜力,玄奥无比的修行体系。”
  
  “只不过,建立这个体系的基础,过于广博,过于驳杂,偏偏门槛太高……这些固有的缺陷,让人难以将其如淬体修炼般,串成一线。”
  
  “但这些缺陷,对我来说,却都是可以解决的……甚至,这拼图已接近完成,只需再多花些时间和精力,我就能将其完成。”
  
  既如此,为何不做呢?
  
  耿煊心中琢磨这些的同时,也一点不耽误在朱州的蛮荒雨林中,于无人关注的角落,在悄无声息中发生着惊人的蜕变。
  
  就如元州的元京一般,只有漭江沿岸,以“五帝苗裔”自诩的一些势力,没有受到惊扰。
  
  而这些势力此刻的注意力,也全被化身怒龙的漭江吸引,根本没心思关注身后密林的变化。
  
  当耿煊完成朱州的力量整合时,雨季才刚过去一半,剩下的另一半,他自然不会令其虚掷。
  
  顺手一挥,耿煊便让这股力量向着朱州以东的炎州蔓延而去。
  
  相较于朱州,炎州的开发程度要高一些……也就高一些。
  
  放在九州里面,整体开发以及开化程度,依然是倒数,同样有着大量的、广袤的“绿色荒漠”。
  
  而且,气候更炎热,在这雨季,许多区域简直就是巨大的蒸笼,活脱脱的“湿热地狱”。
  
  在耿煊的指挥下,这支被巨量秘术武装起来的力量,有意的避开了那些人烟辐辏的区域,专挑最广袤、也最艰难、在这雨季完全无人关注的“湿热地狱”下手。
  
  ……
  
  国庆快乐。
  
  中秋快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