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思念文学 >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 第一百零七章 镀金

第一百零七章 镀金

  第一百零七章 镀金 (第1/2页)
  
  涉及十六道的考试,要明确时间,主副考官,录选员额,考题等各项事宜,按着往届的来办,这是要经过大朝会的,当然了,到这一层仅是走个流程,真正起作用的,是大朝会前召开的御前廷议。
  
  天子有什么想法,参加御前廷议的诸臣会知晓,在此期间,诸臣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及意见,以最终促成科贡的前期准备。
  
  但现在呢。
  
  情况跟先前不同了。
  
  就眼下这复杂多变的朝局及大势,使得很多人都看出来了,天子对很多事,很多人都是有不满的。
  
  不该掺和的事,谁要是掺和了。
  
  那结果是好是坏,这是谁都说不好的。
  
  所以针对于一些事,想在其中推波助澜的就少了。
  
  别推到最后,把自己给推进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熊严明显是察觉到了什么,故而在御前所讲,仅是涉及到诸道科贡时间,大致录选员额,东域诸道考试解决等一应事宜,而最为关键的诸道主副考官,考题这些事宜,熊严是提都没有提。
  
  作为礼部尚书,熊严是可以举荐人选的,是可以初定诸道考题的,可是这次熊严却是没有这样做。
  
  为什么这样?
  
  熊严看出天子对抡才的决心与意志。
  
  这是宁缺毋滥的态度!!
  
  做到一部尚书这等高位,所要考虑的,洞察的,就不仅是职权范围内的事了,对于其他领域及层次的,也要有所考虑及洞察,这是必须要具备的政治素养。
  
  如果连这点都不具备,那根本就坐不稳,也做不长。
  
  “臣拜见陛下!!”
  
  同样是在大兴殿,只是时间却不同。
  
  中书省平章政事张洪,应召赶至御前,在楚凌的注视下,毕恭毕敬的作揖行礼。
  
  “免礼吧。”
  
  楚凌淡淡一笑道。
  
  对眼前这位重臣,楚凌是很满意的,其在擢升中书省,在徐黜还活着时,对于其本职内的,那是一点都不含糊的。
  
  其实不止是张洪,像吏部尚书史钰、礼部尚书熊严等,他们在各自本职内所作所为,楚凌都是很满意的。
  
  因为有他们的存在,使朝局处在相对安稳下,这也是楚凌敢于将一些事放大的底气!!
  
  “涉及十六道的科贡,再有一个多月就该如期进行了。”
  
  楚凌向前探探身,打量着张洪,“熊卿在前几日,向朕特意提及此事,针对此次科贡,有些事已然敲定下来。”
  
  “不过,涉及诸道主副考官,尚没有最终定下,朕这次召卿过来,就是想要谈及此事,对此卿是怎样想的?”
  
  咯噔。
  
  一听这话,张洪心下一紧。
  
  熊严能想到的,他如何能想不到?
  
  其毕竟是在中书省任职,所接触的人或事,远比熊严要多太多了。
  
  别的不说,单单是这段时日所起风波,特别是廉政总署、榷关总署、锦衣卫、御史台等有司先后传讯、逮捕一批中枢官吏,这使中枢有司,从三省,到六部,至诸寺众监等,可是有不少人被抓了。
  
  其中抓的最多的,那绝对是徐黜一系的。
  
  尽管对此,虞都及京畿等地,对此议论的很多,可谓是讲什么的都有,但唯独在中枢层面,却没有人在公开场合提及过此事。
  
  在中枢任职,没有这点警觉,那注定是走不长的。
  
  仅是廉政总署、榷关总署、锦衣卫传讯与逮捕一批批官员,有意无意的在避开已死的徐黜,就不难看出些门道了。
  
  廉政总署的执掌者,是睿王徽。
  
  榷关总署的宗宰,是武安驸马。
  
  锦衣卫的指挥使,乃是臧浩。
  
  这三位跟天子的关系,那还用讲吗?
  
  他们做的种种,势必不会影响到皇权威仪的。
  
  而徐黜这个人,生前做了什么,不管是结党的,还是没有结党,那都是心知肚明的。
  
  天子脾性怎样,满朝文武更是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
  
  虽说徐黜的死很突然,是染疾病逝的。
  
  可这并不代表天子就会由此放过。
  
  这涉及的就深了。
  
  但凡警觉的都会联想到后宫,也正是联想到这一点,他们却也不敢再深想下去了,这不是人臣能妄加揣摩的!!
  
  在这中枢之上,很多时候你不能只想一个层面,这是需要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的,由此再去做出判断与选择。
  
  “科贡抡才乃是我朝国策要事。”
  
  在短暂停顿后,张洪动了,抬手朝御前作揖,语气铿锵道:“今岁在我朝十六道要召开考试,以为我朝遴选一批新才,然在臣看来,科贡抡才,涉及到十六道考试乃是要务急务,需陛下亲裁定夺才是!”
  
  楚凌没有说话,笑着看向张洪。
  
  他就喜欢跟聪明人交谈。
  
  自己是什么想法,那都是一点就透的。
  
  如果涉及十六道的主副考官,真想跟张洪探讨商榷的话,那在熊严提及此事时,大可与之商榷即可。
  
  毕竟人是吏部尚书,举荐一些人,出任十六道主副考官,这是在人职权范围内的。
  
  但是楚凌并没有这样做。
  
  “臣这样讲是有原因的。”
  
  见天子不言,张洪继续道:“在正统四年,陛下出于国情的考虑,改会试及殿试,使我朝科贡抡才更为完善。”
  
  “而至明岁,我朝将再召会试及殿试,这对参与考试的学子而言,将会是一次盛况。”
  
  “但站在国朝的角度,既召会试及殿试,那定要真正遴选出一批英才,以叫他们在中枢观政后,放任到各处担其职责才行。”
  
  “卿的意思,是今岁的十六道考试,要比往届更难一些?”楚凌向前探探身,笑着对张洪说道。
  
  “陛下英明!”
  
  张洪朗声道。
  
  看来接下来的科贡抡才,只会是愈发的严格了。
  
  与此同时,在张洪心中暗暗道。
  
  从吏部提出铨选改制,推动高薪养廉,在朝的不少高官就看到这一层面了,而后出现了廉政总署,还是叫睿王徽暂领了,这就更加确定了他们所想。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贡抡才就是最后一环。
  
  明确会试、殿试制度,这只是个开始。
  
  向下的道试,府试,县试,肯定是要逐级进行改制的,至于怎样改,这是谁都不清楚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