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人间大乱 (第1/2页)
  
  庄衍在二郎庙住下后,便整理出了一间书房,将严妙真从散花庵救出来的所有佛经存放在房中,然后日日研读。
  
  这些佛经并非修炼之法,都是佛门对于天地自然之理的领悟,研读这些佛经对提升修为境界是最有帮助的。
  
  一年之后,庄衍终于将这些佛经全部参研通透。
  
  三年之后,佛经中蕴含的道理庄衍已经全部领悟。
  
  但尽如此,如果去做和尚,庄衍仍算不得是一位‘高僧’,只因他虽然仅用了三年时间便完全领悟了这些佛经内的道理,可他却不能与自身修为融会贯通。
  
  究其原因,庄衍认为这是自己没有‘天性’所致。
  
  什么是天性?乃是一个生灵在天地之间诞生之后所产生的本性。
  
  而庄衍本是‘金手指’化形入世,是一个进入后天世界的先天生灵,定然是没有天性的。
  
  不过,太上老君给他的道法《玉清神霄大道宝箓》里面却有解法,那就是后天炼道,再造先天之性。
  
  故而虽然无法将这些佛经融会贯通,但庄衍却并不气馁。
  
  一来他自身伟力在这三界之中已鲜有敌手,二来则是他有足够多的时间和伟力,去炼后天之道,造先天之性。
  
  所以庄衍在将这些佛经全部领悟之后,便将其束之高阁,不再去看。
  
  推开精舍房门,一束阳光落到了庄衍身上,和煦的微风带着花香吹在了庄衍脸上。
  
  “三年了。”庄衍看着外面春意融融的景色,缓缓说道:“该下山走走了。”
  
  庄衍关上房门朝前院走去,穿着一身道袍的华岳二郎看到庄衍立马迎了上来。
  
  “大仙,您出关了?”华岳二郎拱手行礼,然后笑问道。
  
  庄衍点点头,问道:“你师父呢?”
  
  “师父说近来无聊,所以进山打猎去了。”华岳二郎说道。
  
  庄衍抬头一看,却见二郎庙中香火极其鼎盛,而且还有许多凡人正在庙门处和大殿内进进出出,十分热闹。
  
  “怎么今天这么热闹?上香的人这么多?”庄衍问道。
  
  华岳二郎道:“大仙有所不知,如今西牛贺洲劫运高涨,天下大乱,所以来烧香拜神的凡人就越来越多了。”
  
  庄衍道:“拜神有什么用?天庭不干涉人间劫运。”
  
  “这些凡人又哪里知晓?他们只想神仙来救度他们。”华岳二郎摇头说道。
  
  前面说过,天庭的神是以玉皇大帝为首,奉行天道,治理三界,简而言之,这些正神更像是天地法则的一部分化身,承担一部份的天地职能。
  
  比如说土地神,统辖一方土地。山神,统辖一方山川。水神,统辖一方水系。
  
  虽然也在他们统辖之下的生灵也归他们管理,但这些正神一般是不干涉人间之事的。
  
  包括天条都有明文规定,凡天庭正神,不得擅自插手、干预人间事务。
  
  天庭的正神升迁靠的是功绩,而不是功德,如果是功德的话,这些神仙三天两头给凡人赐福,帮凡人化解危难,那功德不是来的太容易了吗?
  
  所以‘神’只对天地有责任,对生灵是没有责任的。
  
  三界之中每一次大劫,各方正神都只是稳居神府,保证自己权柄所统辖的这个地方的天地法则不产生混乱,那就是最大的功劳了。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有些地方的正神比较好说话,或者比较心善,愿意耗费精力庇护生灵众生,为他们化解危难,但这就纯属‘个神行为’了。
  
  庄衍点点头,说道:“等你师父回来告诉他,就说我下山走走。”
  
  “是。”华岳二郎拱手应了一声。
  
  随后庄衍便往山下走去,这一路上全都是来烧香祈福的百姓,可见山下的确已经乱的很了。
  
  来到二郎村,庄衍记得三年前这里十分整洁,房屋整整齐齐,道路干干净净。
  
  可如今到处都搭建了临时的房屋,道路上躺满了人,就连乞丐、难民都随处可见。
  
  来到村口,庄衍又看到了三年前那个老汉,他走上前去,那老汉看了他一眼,“咦?这年轻人,我怎么觉得你有些眼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