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5章、发展的循环 (第2/2页)
但彼得的情况却是不但没能完成任务,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武将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优胜劣汰?
周绪若是不讲情面,以后在他们大周的历史上,彼得就是个能力不行、任务失败还丢了小命的武将之耻。
就好比那三国演义里的无双上将潘凤,技不如人,在斗将的时候被华雄一刀斩了。
不但先后沦为了华雄和关羽的背景板,到了后世,更是沦为段子笑料,属实是到了那种棺材板都快要摁不住的地步了。
接下来的一整个冬天,大周内部发展趋于稳定,在平稳中度过了这一年,迎来了新一年的春天。
之前小半年的时间,由于新收进来的劳动力都还没有分配到位的缘故,所以劳动力提升所带来的工作效率提升,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提现。
直到今年初春,各个工程项目劳动力基本落实到位,他们的价值终于开始得到展现。
经过大周的多年努力,再加上这几年劳动力的大量投入,南部地区的发展建设,总算是初具规模。
在不算南海要塞的情况下,先后建立起了五座城市。
这个城市数量对于南部地区来说,无疑是太少了。
要知道,新南区都不止五座城市,而南部地区可是要比新南区加新北区的总面积还要更大!
但实际上,两边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新南区和新北区的城市,基本都是在冷兵器时代就已经建设完成了。
在那个时代,大家的移动效率是非常低的。
城池与城池之间,距离如果过远,你从一座城池离开之后,要走好几个月才能到下一座城池,那赶路的人,怕不是都得死半路上。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有蒸汽火车了,南部地区这边更是有两条铁路贯穿一整片地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移动效率,可以说是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移动效率的大幅提升,让各座城市不需要再像早年那样排列的过于密集,可以更加分散一些。
如今这五座城市,分布在南部地区五个重要的点上。
之后再要更进一步的搞发展,那就直接以这五座城市为中心,往外扩张就完事了。
无论是要建立新的城市,还是在原本基础上,对现有的城市进行扩张,都没问题。
早期合理的布局,提前腾出来的扩建空间,能够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便利!
反观新南区和新北区,早期在大周内部,属于是发展的挺好的区域,而现在随着时代变化,俨然是要变成落后地区了。
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的,还有圣罗兰地区和巴顿群岛,刚收进来的罗刹区更不用说。
在未来的二三十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发展更好的,都将会是南部地区,因为这儿是新建的啊,是一个国家最新技术体现。
但要是将时间继续拉长,等南部地区彻底建设完毕之后,再过个十年二十年,纵使技术又有突破,他们也不可能立马又将南部地区重新建设一遍,这从各方各面考虑都不现实。
他们的注意力会优先转移到发展落后的其他地区,更加落后的区域,将迎来最新技术的发展。
到时候情况就会开始反转,这就像是一种循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理解为盛极必衰、衰极必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