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才色双全就挺罕见 (第1/2页)
如果只是小富即安的做到万元户级别,大隐隐于市的随波逐流,靠着重生天眼避开这场大戏。
肯定能安稳舒适的过这辈子。
当然市井中工商税务、卫生城管,外加各类鸡毛蒜皮、地痞流氓的各种时代变迁也得体验。
要赚钱就得在人世红尘里,超脱于世去挖金矿的技能让卫东不具备。
所以三年时间主动被动的冲到眼前的这个局面。
值得吗?
站在盐业公会的楼上,让卫东就有这种恍惚。
因为能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正在七月夏季的丰水期。
那种民国之前更老的建筑历史,连绵到今天,都在流逝共存的岁月感。
很容易让人想把自己来世间走一遭做个记号。
以前刷小视频就看到过那种国学、修行、语重心长的视频段子,说人在开始思考活着为什么,在想着要留下点什么,就算是翻过一道内心修行的坎儿,因为在寻求我是谁之类的哲学命题。
老保安不会想这么多,但架不住刷小视频确实看得多。
等一家人回到工业园区,这种感受就具象化了。
因为近千户人搬家,带动近万人去楼里进出观看。
就是喧哗热闹。
尤其相当部分人是从三线厂转移出来,很容易怀念前些年热火朝天的单位气象,突然怎么就举步维艰的萧条,结果到这里来又续上,泪目啊。
很容易有种这次一定要好好干,不要再重蹈覆辙的心气儿。
国营厂就这样,多半还是经历过刚开始战天斗地的奋斗,然后慢慢就人浮于事的摸鱼吃大锅饭心理变化。
十多二十年下来的三线厂,既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自己封闭起来没有战斗力的懈怠。
最后被时代淘汰就无可奈何了。
感受过那种全厂上下没了着落的惊惶,又没空置十多二十年才会有的索性躺平心态,现在只想重塑辉煌。
所以让卫东再抱着孩子踱进去,肯定会引发如主公微服私访的山呼海啸。
甭管用什么身份类比形容,所有人那种山呼万岁的气氛就是发自内心。
“让总好,这个五号楼也要交了哇?”
“让总,八号九号楼什么时候开卖,可以先报名不。”
“让总吃点卤牛肉不,刚出锅,小蝶可以尝尝……”
“感谢让总,感谢公司……”
让卫东也平易近人:“这里修围墙不,要不要把厂区和宿舍区隔开?”
“还是修一排小楼,做成小卖部,方便大家上下班买点东西……”
“搞个电影院?”
大家也积极热烈的围着七嘴八舌:“好哦,好哦……”
确实有人真知灼见:“小卖部肯定不错,但电影院真的没必要,我们厂以前就搞过,建筑成本较大,关键是十年二十年后老化改造很麻烦,厂里可以搞个露天电影院就行了,我们厂有设备可以搬出来用,建个小放映机房在后面就是。”
让卫东都随手指派:“好,那你把这个事情搞出来,需要什么支持找你的领导一起来问我。”
这就是初创时期的机会,跟改开初期到处都是空白一样,的确比后来什么都完善以后容易抓机会。
能在这个阶段凸显出价值,就迅速的脱颖而出拉出人生差距了。
所以让卫东这样随步走来,自然如强磁吸引,越来越多人,但又不拥挤争抢,因为知道他天天都会这样走在所有人中间。
有心的好好琢磨准备考虑妥当再开口,老实人就远远看着开心上班。
沈翠月和孕妇靠在五楼顶的栏杆边,看着下面漩涡般的人群移动:“我还是觉得他有点奇怪,带着你一起家庭幸福的样子也没问题啊,非得藏着掖着。”
凤雏连做人态度都跟姐夫越来越趋同:“如果不是真把你当自家人,我都要怀疑你是不是在挑拨了,哥什么意思还不清楚,你看看这么多人,总有喜欢嚼舌根的,我不大着肚子跟他一起亮相,少几分废话,而且现在计划生育抓得这么严,还有人拿相机拍照呢,落人话柄很有意思吗?”
沈翠月的意思是:“嗯,你知道我不是挑拨,我是探讨,爷们儿不就是应该霸气十足,我就是有俩孩子,就是有女人了,你们还不是都得给我乖乖的服着,他这心气儿不够支棱啊。”
就学术性的希望能强硬起来。
董雪晴还要苦口婆心给她解释:“哥从来都不是那种威压高压,压住的东西终究要反弹的,而且是压得越狠反弹越厉害,他这是顺毛捋,以前在商州我们就这样,做柑橘沙石生意,把利润分给大家,看似那个时候没赚什么钱,但打下了基础……等等,我想下,为什么现在不这么做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