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真的没想装逼 (第1/2页)
其实这会儿从粤州到各个珠三角城市,最主要的民间交通工具是坐船。
各种机动船、客轮跟货驳。
这个道理跟长江航运差不多。
在没有高速公路的年代,宽阔平缓的江面就是最好的大路。
这也是粤州到鹏圳耗费过百亿修高速路会引起争议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老天爷赐予的黄金水道,想不通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去修路。
而且珠江三角洲极其发达丰富的水系,如毛细血管般方便了整个区域的船运,也极大的提高了公路施工难度。
所以只跟国内比,粤州的造船厂也挺强。
国家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对全国各地的国营大船厂就是超级甲方。
连老方都不得不压着脾气对国远轻言细语,毕竟这也是集装箱在国内唯一的买家,在没有打开国际市场前也是唯一的客户。
所以这总工程师的行政级别也是集团最前面几位,更是从建造到配套能一言定厂家生死的大佬。
地方上能知道消息的都赶紧过来欢迎接待,邀请视察开座谈会。
哪像让卫东仗着有港商渠道,就对国远爱搭不理,他有点讨人嫌也是有原因的。
最搞的是机场附近就有渔政码头,准备了小艇可以顺着河流直奔市区和几处船厂船坞,完全不受已经有点拥堵的粤州市区交通影响。
甚至到鹏圳也有快艇,市区过去八十多公里嘛。
就完全是自成体系的水世界。
让卫东本来在旁观这种国营厂家生态,脑海里忽然有个想法,听了这安排也立刻来兴趣:“看看,那就去看看。”
就叫了何月梅跟自己去坐船,顺便问问怎么回事。
主要还是潜意识想避开这哪里来的妖娆。
根本不知道这边又有这等大佬同行的李雪红,只好带着司机恭送这边被簇拥着上单位面包车,然后登快艇出发。
粤东分公司总经理有点诧异:“说是你在鹏圳的公司下属,还说是你老乡,方言是跟董经理说起来有点类似。”
让卫东莫名其妙:“我连她名字都不知道,那车就是当时劫车案现场受害者的……”
何月梅听得使劲抹胳膊上鸡皮疙瘩:“你要来,总经办肯定要通知我,但她是前后脚自己来的,那说明在鹏圳那边已经打入你的队伍了!”
她执掌一方两三年了,这点逻辑分析能力肯定有。
还要艰难回忆有没有透露什么过多信息:“你去沪海,她就来找我,陪着各种热情交流两三天,对我们的销售产品肯定都熟悉了,还要了各种样品到鹏圳去开设销售点,这半个多月确实走了不少货,都是先款后货。”
让卫东描述自己的感受:“卧槽,那都是在鹏圳厮杀的老油子,我们是高度纯洁的革命队伍,根本不想容纳这种害群之马,当时他们那个车行,我看过去全特么都是各种骗子。”
何月梅还是凭着女人直觉:“看起来她不像骗,有点激动,好像现在想起来是在绕着圈打听你的各种情况,个人情况……”
说最后四个字的时候,还拉远点揶揄观察。
让卫东悻悻:“我有什么个人情况,粤州这边有没有异常,譬如查账之类……”
两人坐在船尾交流,倒也不怕别人听见,发动机颇为闹腾。
船厂、船舶公司的各位也主要围着唐总工以及他的两位随从交流。
确实带着这会儿公路交通没有的通畅。
每次来粤州,让卫东都会发现这里的交通密度在明显上升,路上已经一水儿的丰田皇冠出租车,外加各种进口品牌车辆和货车、面包车混杂在一起,跟粤州随处可见的浩浩荡荡自行车形成车流,稍不注意就能堵上。
现在弯弯绕绕的随着河流,看似远了点却一直保持高速。
很快两岸房屋越来越多,唐总工频频回头给让卫东指方向。
非常清晰的能看到从市郊开始的岸边,出现那种缓坡带铁轨进入水面,就跟自家在江州丝印厂的临江边做的游艇滑轨一样。
这里是各种规模的造船厂。
从一两百米的那种大长坡滑轨,到四五十米的小滑轨,从三四条并排,到十几条还搭了棚的并列,都透着发达的造船规模和传统。
只是这种内河船运的发达,跟现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大航海船舶比起来就差得很远了。
但等到穿过市区进入一片江心岛,陡然出现的各种大型船坞,吊桥起重设备,还有密密麻麻的各种军舰!
才真正透露出国家级底蕴。
在粤州呆了两三年的何月梅都喃喃了:“我还从来不知道……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这是军事机密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