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2章 改变世界的大工程 (第1/2页)
一周后,京城。
西京宾馆。
核工业建设集团总工程师雷文成院士刚刚参加完核工业产业政策大会的分组讨论,正与几位同行在走廊里边走边低声交流着会议中提到的乏燃料处理技术路线。
这时,一名挂着国徽身份牌的工作人员快步来到他身边。
雷文成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对方应该是有什么话需要只跟自己说。
于是便刻意往远离人群的方向挪了几步。
果然,对方当即低声说道:“雷院士首长请您去六号办公室。”
雷文成神色一肃:“现在?”
虽然他一早就知道本次大会将有高级别首长露面,但可没预料过还有这么一出。
对方点点头:“是。”
雷文成只好侧过身,对不远处的一众同行们致歉:“抱歉,有点急事,失陪一下。”
接着便跟随那名工作人员,快步走向走廊深处的专用电梯。
“嗯……不需要我提前做些准备么?”
眼见对方直接按下目标楼层,雷文成半是疑惑半是紧张地询问道。
“首长说只是非正式谈话不需要提前专门准备。”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就算心里再怎么没底,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二人很快来到办公室门口。
雷文成深吸一口气,做好心理建设,抬手准备敲门。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会议室的门却恰好被拉开。
“诶?”
门轴转动的声音和眼前突然明亮的光线让雷文成的动作一时间僵在原地。
而从里面走出来的,甚至还是他的一位熟人。
核工业集团的资深专家,彭觉先院士。
很明显,雷文成并不是今天唯一一位收到邀请的。
他几乎瞬间意识到首长恐怕是要借着本次核工业产业政策大会的机会,对核工程领域的专家进行一次系统性的问策。
而这,基本可以确定是某些“大动作”的预兆。
彭觉先明显也没想到会在这儿碰到他,也是微微呆滞了一瞬。
但随即只是点头致意了一下,便准备带上房门离开,显然并没有在这种地方闲聊的打算。
此时屋子里也传出一个声音:“是雷院士在外面?直接进来吧!”
雷文成推门而入。
一位身材魁梧的老者正坐在靠窗的沙发上,面前的茶几上放着一杯清茶和一份厚厚的文件夹。
虽然衣着朴素,但久居上位的沉稳气度自然流露。
以对方的级别来说,这个办公室并不算大,陈设也颇为简洁。
“文成同志来了,坐。”老人声音平和,指了指对面的沙发。
“首长好。”雷文成应了一声,依言坐下,腰背挺直。
老人拿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看似随意地问起:
“这次产业政策大会开得怎么样?我看分组讨论很热烈。”
雷文成定了定神,简要汇报了大会的主要议题和几个技术路线的争论焦点,重点提及了第四代核裂变反应堆的工程化进展和挑战,以及乏燃料后处理的技术瓶颈和资源需求。
他非常清楚,这第一个问题完全是为了切入话题,绝不是本次谈话的核心,但汇报仍然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老人听得很认真,偶尔点点头,不过并未深入追问技术细节。
待汇报完毕,他放下茶杯,目光落在茶几上的文件夹上。
“嗯,核工程跟核技术是我们国家安全的基石,稳步推进是对的。”老人缓缓说道,随即话锋一转,将那份文件夹轻轻推到雷文成面前,“不过,今天找你来,是想请你看看这份东西,谈谈你的看法。”
雷文成连忙伸手,准备拿起文件夹。
但入手却是猛地一沉,分量远超预期。
他心中疑惑更浓,是什么材料这么厚实?
他谨慎地打开硬质封面。
映入眼帘的标题,直接在他毫无准备的脑海中炸响:
《聚变技术发展现状及关于筹备建设核聚变发电示范堆的建议》
聚变?!
示范堆?!
雷文成的心脏猛地一缩,几乎停跳,拿着文件夹的手指也猛地抽搐了一下。
年初的时候,科学院还明确表示过,会把重点放在EAST装置的二期升级上,目标是实现更长时间的H模运行。
怎么这才过去五个月,就直接跳到建设示范堆了?
他强忍着几乎要脱口而出的疑问,下意识地抬眼看向老人。
老人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平静地说:“文件有点长,内容比较具体,你坐下慢慢看。”
雷文成深吸一口气,掏出老花镜戴上,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翻开第二页。
按照惯例,这一页通常是报告撰写人或团队的署名。
然而,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刺目的黑色条块——
作者署名栏被彻底涂黑了!
只能从那覆盖的矩形黑块的长度隐约推测,这里原本应该有3-4个人的名字。
雷文成从业数十年,参与过无数重大项目的评审和决策,还从未见过这种情况。
一份建议建设聚变示范堆、耗资必然是天文的报告,作者竟然被完全隐去?
这显然不只是“保密”二字可以解释的。
“这是我专门要求的,”对面的声音适时响起,解答了他的困惑,“为了避免让读者先入为主,被一些非技术因素影响判断……总之,你只管看内容,看技术依据和建设方案本身是否站得住脚。”
雷文成只觉得额头微微见汗,他抬手用指节擦了擦,点头道:“是,首长。”
随后定了定神,继续往后翻页。
正文同样有许多地方被涂黑,显然是为了隐藏具体的研究机构、某些过于细节的技术路径来源或者推导过程。
好在核心的技术参数、工程目标和预算部分,都还清晰地保留着。
他的目光飞速扫过那些令人心惊肉跳的数字:
功率增益因子(Q值):预期稳态运行值>100
运行模式:稳定 H模
背景磁场强度:≥12 T
……
这些数字实际已经非常夸张了。
但更让他感到炸裂的还在后面——
设计输出电功率: 10万兆瓦
要知道,世界最大的火力发电站是蒙省托克托电厂,设计总装机容量6720MW。
而整个三峡工程的装机总容量,也不过22400MW。
换句话说,这一座示范堆的预计功率,就相当于15座托克托,或者四个半三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