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2章 改变世界的大工程 (第2/2页)
如果不考虑输电损耗和电网的冗余需求,那么单堆就可以满足一整个地区、或至少两个省级单位的电力需求……
工程总投资估算(不含非电网类基础设施):¥75000000000。
雷文成自问对数字相当敏感。
然而这个位数还是让他下意识往后面的括号看了一眼。
当看到“人民币柒百五拾亿元”几个大字时,雷文成感觉呼吸都滞涩了一下。
作为超大型集团的掌舵人之一,他自然见过不少总投入百亿、甚至更高的项目。
但那些无一不需要移山填海,涉及到难以想象的土方工程量。
而眼前这个,却仅仅是一座示范堆而已。
还不包括非电基础设施。
也就是如果要为此而修路搭桥建城,那全都要另算。
还是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更震撼的则是,看首长的意思,似乎是真的在考虑这个项目的可行性。
他强迫自己继续往下看。
报告的技术论证部分虽然关键推导有涂抹,但逻辑链条清晰,尤其关于等离子体磁流体力学稳定性控制、高约束维持、高热负荷材料解决方案等核心瓶颈,都提出了基于“突破性理论进展”和“已验证工程路径”的具体方案。
其中更是多次提到了“HL-2A长脉冲高约束运行成果已验证关键理论预期”的说法。
“1小时10分钟?”
这是雷文成哪怕在近几天的会议上都没听说过的内容。
如果不是资料来源过于权威,他甚至会怀疑是不是有人在整蛊自己。
……
不知过了多久,雷文成终于缓缓合上文件夹,感觉手心都有些潮湿。
他摘下眼镜,再次擦了擦额角的汗珠。
“看完了?”老人问道,目光平静地注视着他。
“是,首长。”雷文成将文件夹轻轻放回茶几上。
“说说你的看法。不要有顾虑,想到什么说什么。”老人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回避的力量。
雷文成深吸一口气,整理着翻腾的思绪,字斟句酌地开口:
“首长,坦率地说,看完这份建议书,我的第一反应是……天马行空。这个目标,这个体量,这个投资,都远超我们目前聚变研究领域的常规规划和预期。”
他停顿了一下,看到老人没有任何表示,便继续道:
“我们集团的主要业务是涉核工程建设,不主要负责核理论研究,但是,如果……如果建议书中所依据的‘突破性理论进展’是真实可靠的,并且如报告所言,其关键部分已经在HL-2A装置上通过长达4200秒的高约束、净能量增益运行得到了验证……”
他再次提到了这个足以震动整个学界的消息:
“那么,我认为……这座示范堆的建设,虽然挑战巨大,但并非空中楼阁,并且从工程角度上看,它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基础。”
老人微微颔首:“嗯,那就先抛开聚变实现的问题,只考虑你们擅长的工程领域,你觉得,值不值得投入?”
雷文成知道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他挺直了腰背,声音沉稳下来:
“值得!首长,我认为非常值得!而且意义甚至远超技术本身!”
“十万兆瓦的稳定清洁基荷电力,足以支撑两个东部沿海省份或三到四个内陆省份的核心用电需求。更重要的是,聚变燃料氘可从海水中提取,氚虽然需要增殖,但消耗量极小,且其增殖所需的锂资源以及初期启动所需的部分放射性原料,其总量和运输需求远低于裂变堆的铀资源。”
说到这里,雷文成指向报告中的一个部分:
“这里面也提到了,只有少部分矿产类原料需要进口,甚至可以通过空运满足关键需求,这将使我们在相当程度上减少对煤炭和石油,继而减少对海运通道的致命依赖,把能源命脉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且,从工业与科技引领的角度看,率先实现聚变能的商业化应用示范,其国际影响力和战略价值无法估量,这将标志着人类在能源利用上的一次质的飞跃,甚至是我们进入下一阶段文明的钥匙……毫不夸张地说,在人类发展史上能与之相提并论的进步也只有石器时代人类祖先对火的利用……毫无疑问,这将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和科技秩序。”
起初,雷文成还是在单纯回答问题。
但说到后面,甚至带上了一种对伟大工程的向往和肯定。
老人静静地听着,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态度。。
“嗯,战略意义,你看得很清楚。”他放下茶杯,目光转向雷文成,“那关于选址呢?建议书里提了两个预选方案,黔东和辽西。你怎么看?”
雷文成精神一振,这个问题他从刚才看到之后就已经开始思考。
于是迅速组织语言回答:
“首长,从地缘安全角度看,两个选址都符合‘战略纵深、远离主要海岸线和敏感陆疆’的核心要求,远离东部沿海潜在的第一波次打击范围,也避开了西部和西南方向的高敏感地带,这方面差距不大。”
“但从工程建设和未来运行保障的角度综合权衡,我个人更倾向于辽西方案。”他语气肯定。
“说说理由。”老人的脸上第一次露出笑容。
“主要有三点:”
“首先,在金城504厂停堆改造之后,我们新建的那座氚增殖工程试验堆位于蒙东地区,和辽西选址的直线距离更近,物流保障,尤其是初期的特殊物料运输更为便捷高效,黔东则相对偏远。”
“第二,辽省拥有相对较为雄厚的重工业基础和装备制造能力,尤其是大型压力容器、特种材料加工等方面,盛京、连海等地的相关产业配套相对完善,同时东北地区拥有多所顶尖工科院校和核相关研究机构,人才储备和协作网络有优势。”
“最后就是防御部署的适应性……我不是军事专家,但面对现代侦察手段,山区能够提供的隐蔽性增益很小,反而是辽省西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的地形更有利于部署防御体系。而且,平原地区对于大型工程建设的施工组织、重型设备运输、以及未来可能需要的超高压输电走廊建设,都更为有利。”
雷文成条理清晰地阐述完自己的观点,然后安静地等待对方的回应。
他心中明白,这份建议书,以及随之而来的选址决策,将开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好的,我知道了。”
老者站起身,摆出一幅准备送客的架势。
而不出所料地,当雷文成推门离开办公室的时候,也和之前的彭觉先一样,在门口遇到了下一位被带到此处的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