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技术力量 (第1/2页)
进入八月后,雨水变得更加频繁,气温时常短暂回落,却在雨停后又迅速回升至35℃以上,妥妥的‘蒸笼’模式。
如此天气对人对菜都是考验。
然而,江心菜场的表现很稳定,偶尔一场暴雨淹上畦面,但仍然影响不了出菜。
穴盘苗移栽缩短了在大田里的生长时间,优势还是很明显。
对于移栽,菜场也总结了一套计件方式,按盘算,每移栽一穴盘,成活率达标,便会给出具体的提成。
陈家志看着易定干报给他的提成计算方式,也颇为欣慰。
“易场长的大局观见长啊!”
“两分钱一株苗,一个工人一天也就移栽1000~1400株,算上基本工资,满勤情况下月收入能控制在1000元上下,再根据销售情况来给奖金,嗯~考虑得很全面。”
“那当然,这可是这几个月总结出来的经验。”易定干说道:“要没问题,后面我就按这个来喽。”
“就按这个来吧。”
“行,那你先忙,我去看下今天菜收得怎么样了,这菜价好起来那干活的感觉确实不一样……”
陈家志笑了笑,端起桌上放凉的茶一饮而尽,又来到走廊外打量着菜场。
这段时间他都没去卖菜,菜场管理也参与得少,但各方面的运转如常,行情有起有落,但却一直在赚钱。
这个月没有施有机肥的计划,照如今情况,八月菜场的利润应当也能轻松破百万。
这赚钱速度让陈家志琢磨着该加快扩张速度,早点去云南和沪市。
不该洪中在回来路上了,他想先见上一面再外出。
正想着,办公室里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陈家志回去接通,有点意外,是云南元谋的马明打过来的,几句话后马明就表明来意。
“陈总,冒昧打扰,过两天局里会组织队伍到花城考察,我带队,到时方便到你的档口和菜场去看看吧?”
陈家志笑道:“欢迎之至,马局长,你这效率很高嘛,这么快就要带领队伍走出来了。”
“惭愧,上次匆匆一面,陈总对我说的等着市场上门和主动出去找市场本身就有不小差距,可是深深的点醒了我。”
“言重了,马局。”陈家志沉吟道:“这样,马局,你给我说下车次,到时我开车来接你。”
马明笑道:“不用麻烦,陈总,我们有同志做好了相关安排。”
陈家志语气颇为遗憾,又说:“那等你到了,我们可得找地方一起喝两杯。”
“哈哈哈,我也正想着要请陈总喝酒。”马明顿了一下,“不瞒你说,我这次出来也是带了招商任务的,陈总,到时我当面给你介绍下政策。”
“行,马局,那我就听听。”
陈家志心想你来得还正好合适,面上却不动声色的应下。
挂了电话,陈家志想找一找云南这时期的相关资料,却一无所获。
还好上次去考察过,从初接触的情况来说,云南蔬菜的科技含量很低。
蔬菜育苗上也是如此,不管是茄果类,还是叶菜类,基本是农户自行育苗。
更别提现在叶菜类还没发展起来。
而从他后世知道的情况来说,云南叶菜类种苗需求量占比接近七成,昆明菜心未来可是蓉城市场上的价格屠夫。
现在外销蔬菜中占大头的茄果类在未来只有一两成的比例。
然而,现在是反过来的,更耐储耐运输的茄果类蔬菜占主导,叶菜很少。
而在茄果嫁接技术上,一直到2025年,云南苗场的嫁接工作都是从山东请嫁接工飞过来完成~
再加上元谋的干热河谷气候非常适合菜心等十字花科类蔬菜的种子繁育,也非常适合种苗培育。
这确实是座宝库,趁着马明来,刚好可以顺水推舟的接下。
打定主意后,陈家志也再次来到丝瓜和苦瓜的育苗棚。
几名年轻的妇女正忍受着大棚里的高温,学习着如何嫁接。
动作极其不熟练,成活率估计也会很低,每天都有人因为吃不了这份苦而选择退出。
而坚持下来的人,有不少都是因为陈家志的煽动。
“这是门技术,熟练掌握了嫁接技术,未来二十年、三十年都不会为找工作发愁,而且工资收入一直不会低,菜场给你们的工资也不会低。”
很多人都信了他的话。
陈家志也没有说谎,这门技术虽然辛苦,但对普遍小学毕业或者没毕业的农村妇女来说,绝对是门值得下苦工学习的手艺,靠着它,以后可以天南海北的飞,乃至出国做嫁接。
“陈总来了?”
“陈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