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达成 (第1/2页)
马明到花城后,先是和有关部门进行了会晤,随后才联系了陈家志。
当天就去江南和越秀等市场进行了考察,也见到了靠谱鲜生的63号档口。
恰逢行情大涨,一行人亲眼看到了档口叶菜热销的场景。
除了叶菜,市场里的茄果类蔬菜也很畅销。
也得知了各种蔬菜的价格。
这是和在产地卖菜完全不同的场景,第一次主动走出来的马明深有感悟。
首先便体会到了品质和包装上的差距,由于冬早蔬菜的特殊性,以及运力限制,元谋蔬菜更注重耐储运性和丰产,始终把品质放在最后。
以前大棚蔬菜不发达时,元谋的菜很有市场,坐等客商上门,时至今日,依然有许多人还沉寂在过往的辉煌中。
然而,进行过调研的马明在上次和陈家志交流后,又特意进行了调查。
去年冬天和今年早春上门的客商果然少了许多,西北没什么变化,但东北和华北的客商却大幅减少。
一切都在朝陈家志所说的方向发展,所以马明顶住内部的压力,带队来了花城,亲眼看一看市场风向。
从市场到菜场,从档口到冷库,马明感觉收获良多。
“这趟没白来,看到了自身的问题。”
同行的副领队赵泽高说道:“马局,有些是硬性困难,看到了也很难解决。”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运输限制嘛。”马明指着正在打包的一箱蔬菜,“但包装、大小分级、品种分类等也是我们现在能做的,再说了,交通条件也在改善嘛。”
陈家志就在一旁,也听到了两人的讨论,但没多嘴,只是依旧在对蔬菜的包装分级、冷库、泡沫箱厂等做着介绍。
随着又带着一行人进了会议室,菜场一方除了他,还有彭谦、纪松、方学林三人,倒上茶水后,便开始了交流。
“陈总,没想到你在花城的生意做得这么大,后生可畏啊!”
“见笑了,马局长。”陈家志笑道:“说破天了,也还是种地的农民。”
“半年销售额上千万元,你这个农民可不一般呐。”马明沉吟道:“我也就不绕弯子了,县里同意我来呢,一来是考察学习,二是也是带着政策过来招商拉投资。
上次在元谋能禹农批市场碰到你,想必元谋也有吸引陈总的优点。”
马明观察了下陈家志的表情,跟着又介绍了当地能给出的政策,土地、补贴,以及行政上的支持。
总体来说乏善可陈。
元谋此时也比较穷,给不出太多有利的条件。
马明也有些忐忑,只能又提了提当地的气候、人力等各种优势。
听了片刻后,陈家志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
“马局长,从交通上来说,元谋当下对我确实不具备吸引力。”
“但是呢,元谋的干热河谷气候条件,极为适合十字花科类蔬菜的种子繁育,也非常适合新品种引进和种苗培育。”
“对对对!”
马明当即笑道:“元谋种子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中国种子公司在元谋就有基地,主要进行玉米和小麦的冬繁制种,每年产量上千万斤。”
陈家志又问:“那蔬菜的育繁制种规模呢?”
马明迟疑了下,如实说:“蔬菜方面稍微要差一些,但也有科研机构在做这方面的研发,不过陈总你放心,元谋当地有很多的本地蔬菜品种~”
陈家志才不信,凝声道:“相比菜场,其实我更愿意在云南经营种苗项目。”
“种苗?”
“对,集约化、工厂化的育苗。”
陈家志用了个高大上的词,马明、赵泽高等人哪听过这词,一个个欲言又止。
“蔬菜工厂化育苗主要是指采用穴盘育苗的方式,给种苗生长提供适宜条件,并进行批量生产的方法。
它可以精量播种,一次成苗,具有传统土床育苗不可比拟的优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