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觐见天子 (第1/2页)
冀州,作为天下第一大洲,即便是经历了黄巾之乱时的摧残,人口户数依旧稳居首位。
八十万户,近五百万人口。
哪怕刘邈将近十万户百姓尽数带到江东,丹阳、吴郡加起来也不过三十余万户,连冀州的一半都无法媲美。
有如此规模支撑,哪怕邺城的建筑布局远不如金陵,也依旧是有着远超金陵的繁盛。
“当今天下,精华俱在北方啊!”
鲁肃固然感叹邺城的宏大,可当鲁肃看到邺城的百姓依旧面有菜色,与中原、徐州之地无二时,就停止了这样的感叹。
冀州再是宏大,土地再是广阔,可百姓又分得了多少呢?
再想到江东百姓如今尽数分得了田地,精神面貌与其余地方百姓皆不相同,鲁肃毫无疑问更加坚定了自己,同时也坚定了刘邈的信念——
“匡扶天下的大业,唯有主公能够做到!”
鲁肃重新变的不卑不亢起来,本来面对冀州繁盛时的卑微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自信,不仅仅是刘邈给的,更是千千万万在江东的百姓给的!
在见到冀州的百姓后,鲁肃更加相信——胜利,必将属于刘邈!
照例递上投刺拜帖,不过让鲁肃意外的是自始至终都没有人来接待他。
鲁肃只能使用商贾管用的方法——砸钱!
好不容易用钱财砸开了一个邺城官吏的口,对方才与鲁肃说了实话——
“在邺城中有几人知道刘邈之名呢?更何况刘邈本身就是袁术的麾下,邺城中有几人会待见你这个刘邈的使者呢?”
鲁肃惊讶道:“我身为朝廷官吏的使者,竟然不能得到袁公的接见吗?”
“见倒是也能见。”
那官吏给鲁肃指明一条明路——
“如今负责接待宾客的,是名士许攸。只要你给他府上送些钱财,他就会将你的投刺交给袁公了。”
鲁肃听后只觉不可思议:“难不成仅仅面见袁公一次都需要贿赂吗?”
“你这话说的!你可知袁公如今麾下有多少官吏?如果他们都派遣使者前来面见袁公,袁公就是累死也见不完!花些钱让许攸帮你一把又有什么关系呢?”
鲁肃顿时哑然。
回到驿站,鲁肃二话不说就带领队伍要离开邺城。
身边随从不由好奇:“主簿难道这就要离开吗?”
“走吧。”
鲁肃最后看了一眼邺城的雄伟繁华,便头也不回的乘舟离开。
“袁绍这样的人,是不会成就大业的。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还要耗费钱财为他人当做嫁衣呢?”
鲁肃从漳水行驶进入大河,便直接逆流而上。
根据消息,天子百官已经离开了河东,并且在在杨奉、韩暹的保护下来到了雒阳。
鲁肃这一次,就是要直接前往雒阳觐见天子。
于孟津下船,鲁肃言明身份,也终于见到了本该被万人敬仰的天子刘协。
雒阳宫室早早被焚毁,所以天子只能是在暂时居住在已故的中常侍赵忠家中。
万万没想到,此时依旧在庇护天子的,竟然还是人人喊打的宦官。
刘协就坐在中堂,小小的身体努力支撑起那件早已不堪重负的天子祭服,朝着跪伏在地的鲁肃问话:“你说你是谁的主簿?”
“臣为扬州牧、镇东将军刘邈麾下主簿!”
刘协听到这些官职和这个名字时都有些陌生,不过到底维持着天子威仪,算不上怯场:“刘邈又是谁呢?”
“刘扬州表字仲山,是琅琊孝王之后。”
“竟然是汉室宗亲?”
刘协在听到刘邈的身份后,仿佛整个人都明媚起来。
“刘扬州是琅琊孝王几世孙?”
“回陛下,是五世孙。”
刘协在心中默算。
光武皇帝刘秀传孝明皇帝刘庄。
刘庄传孝章皇帝刘炟。
刘炟传孝和皇帝刘肇。
刘肇传孝殇皇帝刘隆。
刘隆早夭,以孝章皇帝之孙、废太子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祜为帝,是为孝安皇帝。
刘祜崩,太后邓氏迎立刘寿子刘懿为帝,是为汉少帝。少帝在位二百零六天病逝,宦官孙程等人诛杀邓氏外戚,重立孝安皇帝刘祜之子刘保为帝,是为孝顺皇帝。
刘保传孝冲皇帝刘炳,刘炳在位不足半年,卒年仅三岁。
大将军梁冀立章帝刘炟的玄孙刘缵为帝,是为孝质皇帝。
刘缵八岁即位,在位一年,被梁冀毒死。
梁冀又立章帝刘炟曾孙刘志为帝,是为孝桓皇帝。
孝桓皇帝无子,堂侄刘宏继位,是为孝灵皇帝。
孝灵皇帝生刘协,为当今天子。
这么算下来,刘协是光武帝的八世孙。
而刘邈是琅琊孝王五世孙,琅琊孝王为光武帝第十一子,也就是光武皇帝六世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