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互相剽窃 (第1/2页)
杨奉与韩暹都是曾经河东白波军出身,身份粗鄙不知礼仪,对天子和百官虽说不如李傕那样无礼,却也是眼高于顶,私以为掌控大局。
而从关中逃出来的这些公卿更是不敢得罪二人,所以二人才愈发放肆。
如今听到鲁肃这样一个小小主簿竟然敢呵斥他们,他们都感到惊奇。
“好个鲁子敬!”
杨奉与韩暹眼神不善。
可鲁肃此时却目光决绝,仿佛在说匹夫一怒,亦可血溅五步!
再有鲁肃话中“刘邈能提百万雄师勤王讨贼”的话,更是让两人一时间竟然被鲁肃的气势喝退,不敢与之前那般直视天子。
天子与诸位公卿看到这一幕都是振奋!
鲁子敬,竟有这样的英雄气概!
连鲁肃都如此,那鲁肃背后的刘邈又是何等风采?
鲁肃又向天子谏言:“如今汉室倾颓,然百姓依旧念及天子恩德。陛下您既要修筑雒阳的宫室,也要修筑百姓的屋舍啊!”
刘协听鲁肃一心一意为自己考量,更为大汉考量,好不容易下去的悲伤再次翻涌上来:“若是天下尽是子敬这样的忠臣,那朕又有什么好忧愁的呢?”
鲁肃见天子如此,也是再次叹气。
汉室尚未灭亡,可中兴之地却已经不在天子,不在公卿。
鲁肃能够代替刘邈做的,无非就是不让大汉最后的颜面落地!
天子在听了鲁肃的谏言后,立即下令分出五千金来修筑雒阳的民居,并由鲁肃全权处理此事。
鲁肃了解雒阳情况之后,知道眼下雒阳最是缺粮,于是就亲自前往杨奉府上拜见,请求他可以派遣士卒往河北、陈留之地买粮。
但杨奉之前被鲁肃呵斥,对鲁肃极为怨恨,哪里会听从鲁肃的安排?
还是杨奉麾下骑都尉徐晃朝着杨奉劝谏:“现在雒阳缺粮,并不仅仅是一家一户的事情。反正这次是由刘邈出资买粮,将军仅仅需要士卒护送而已,到时候士卒和百姓得到粮食后感激的也是将军,将军为什么不将此事交给鲁肃去办呢?”
鲁肃如今要去河北、陈留买粮,完全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既然如此,杨奉为什么不配合呢?
杨奉思索片刻后,也觉得不是没有道理,就派遣徐晃领兵前去配合鲁肃押运粮草。
徐晃在见到鲁肃后,两人都是相互道谢。
鲁肃好奇道:“我是知道将军您为我劝谏杨奉才道谢,将军现在为何要对我道谢呢?”
徐晃与鲁肃拱手:“主簿本可以向天子奉上刘扬州进献的财物后就回去复命。可是您却愿意留下来帮助雒阳的百姓,又怎能不令人敬重呢?”
如果不是鲁肃训斥的那一声镇住了杨奉与韩暹,并且向天子请求安顿百姓,只怕刘邈送来的这一万金多半会进入杨奉与韩暹的口袋,别说什么雒阳的百姓,就是天子与公卿也不见得能分上多少。
鲁肃的举动,不知救活了雒阳附近的多少百姓,徐晃又怎能无动于衷呢?
鲁肃听闻徐晃之言,顿觉徐晃绝非常人!
在往南北途中,鲁肃观察徐晃麾下部众,发觉其治军极严!士卒令行禁止,完全没有半点匪兵做派,不由称赞道:“将军治军,竟有周亚夫之风!”
徐晃连忙推辞,而鲁肃也在此时发出招揽——
“如今无论是杨奉还是韩暹都不是值得托付的人,将军继续留在他们身边迟早会被他们所害,既然如此,何不与我投靠刘扬州呢?”
徐晃没有答应,却也没有拒绝,只是询问鲁肃:“刘扬州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刘扬州有高祖之风!”
仅仅一句话,却让徐晃陷入沉默。
鲁肃也不急着催促。
他知道如徐晃这样的人,主见必然极强。
若是继续盛情相邀,恐怕反而会适得其反。
往河北购粮的过程还算顺利。
河内太守张扬之前在河东时就援助过天子,此次听说鲁肃代朝廷前来购粮,果断拿出粮食卖给朝廷。
不过陈留方向却出了一些问题。
曹操刚刚重新平定兖州,对钱粮一类的物资管控的十分严格,当地郡守县令根本不敢将粮草卖予鲁肃。
鲁肃一念至此,想到自己还有代刘邈拜访曹操的任务,干脆主动前往颍川,与曹操见礼。
路上鲁肃也听到了许多关于自己与刘邈的声音。
无论是刘邈献上万金的豪气还是鲁肃斥责杨奉与韩暹的都是难得的新鲜事,以雒阳为中心快速辐射到整个北方。
刘邈在北方的名声,也终于不是之前邺城官吏口中的“无名之辈”,而是以“忠义”、“皇叔”迅速闻名!
以至于在鲁肃抵达颍川的许县时,竟然在十里之外就有曹操麾下的官吏迎接——
“颍川荀彧,荀文若。”
荀彧面容温润如玉,既含文士的儒雅从容,又藏谋臣的锐利明澈,一袭素色汉官袍服端方如仪,举手投足间自有汉家风骨。
鲁肃与其寒暄,只见荀彧颦笑皆合王道,进退俱显乾坤,顿时以为名士何颙当年对荀彧“王佐之才”的评价所言不虚!
“此次一奉主公命令前来拜访兖州牧,二奉天子之命前来购买粮食,救济百姓。”
荀彧不知为何,对鲁肃态度极为热切,听到鲁肃的请求后都是应允。
“州牧就在城中等候,至于粮草之事我早有耳闻……既然是救济百姓之用,哪里能收取子敬的钱财吗?五万斛粮草已经尽数备好,子敬只需运往雒阳即可!”
听到荀彧的话后,鲁肃亦是欣喜。
“难怪主公在江东时就常提及州牧与文若的名字,如今看来,二位果真都是大汉肱骨!”
荀彧惊叹道:“刘扬州竟然知道我荀彧的名声吗?”
“文若之名,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鲁肃和荀彧此时已经踱步到厅堂之内。
“当时张邈、陈宫迎吕布进入兖州,倘若不是文若力挽狂澜,只怕兖州真的就落入吕布之手了吧?”
如果不是荀彧等人的坚持,只怕曹操真的会在吕布占据兖州的时候万念俱灰,然后前往河北。
这件事即便已经过去,可当荀彧再次听到鲁肃提起时,还是忍不住后怕。
“是啊,可恨曹公对那张邈陈宫不薄,可他们……唉。”
鲁肃:“世家大族,一向如此。稍不称心,便要迎外人入主。便是当年袁绍夺取冀州,不也是如此吗?”
荀彧叹气道:“子敬说的有理,可惜明知如此,却不能制约,实乃为臣之罪也。”
“如何不能制?”
鲁肃与荀彧说起刘邈在江东的所作所为,尤其是说了三长和均田两种制度的实施,都让荀彧惊叹:“刘扬州竟然能够想出这种办法吗?还请子敬与我细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