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制度革命(六) (第2/2页)
“陛下,此等妖书,焚之即可,不足为议。”
朱慈炅冷笑一声,看向襄王。
“这是督政院的意思?还是曹副使的意思?朕听衍圣公府说,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与江西张、凤阳朱而已。江西张,道士气;凤阳朱,暴发人家,小家气。襄王怎么看?”
襄王被周王压制的火气还没消,又在小皇帝口中听到惊天秘闻,再听到这话哪里还能忍。
“狂悖之辈!我朱家与天下万姓共天下,凤阳虽小但从未修过降书。
陛下,孔思晦修孔府族谱获耶律楚才家族资助,本就可疑。再之前,还有孔末乱孔之事说不清楚,曲阜孔怕是早就全身是孔了。
孔圣血脉不容玷污,此事必须严查,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臣建议,立即锁拿孔胤植,督政院立案,严查此事。”
曹思诚脸色大变,他看向刘一燝,刘一燝双目微垂,看向徐光启,徐光启嘴唇紧闭,看向钱士升,钱士升低头翻书。
御书房内众人,除了他再无一人为衍圣公张目。南京的政治风向和北京严重不同,孔方之争孔胤植要大败亏输。
曹思诚最后又看了看从北京来的刘廷元,但刘廷元又不傻,皇帝的心意只差明说了,他凭什么和皇帝对着干?
要怪只能怪孔胤植自己,也不看看当今是什么样的天子,以为可以凭仕林清议就能压制朱慈炅,将方懋昌赶走。来嘛,试试小魔帝的手段。
曹思诚自己也低头了,他终于明白一点都察院与督政院的不同,他不是监察系统的老大了,监察系统在亲王手中,间接的也被小皇帝掌控。
牙齿紧咬,胸口有些发凉。说实话,曹思诚看起来地位高,在天启遗诏中与黄立极、张维贤并列,但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话语权在小皇帝这里一直相当低。
周王突然大声开口,打破宁静。
“陛下,臣附议!”
说完毫不客气的狠狠撞了下有些呆滞的朱由崧,朱由崧也迅速反应。
“臣亦附议。”
最让人心凉的是钱士升先开口附议,然后内阁阁老、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竟然也开口附议,天工院更是当然的无一人有异议。
朱慈炅对自己的大臣非常满意,勉为其难的开口。
“准督政院总召朱翊铭所请。”
襄王被小皇帝叫官职和名字,还有些莫名的不适应,但很快反应过来,是哦,孤已经是朝堂大臣了。
刘娥端着一个青花缠枝莲纹盘进入御书房,上面是清洗好的杨梅干。她有些畏惧御书房内这么多朝中大臣,不敢走向御座,悄悄递给了房袖。
房袖白了刘娥一眼,单手拿盘,直接放在朱慈炅左手边。
“皇上你刚翻过书,没有洗手,要吃我喂你。”
朱慈炅愣了一下。
“好,你喂一个吧。”
嘴里含着杨梅干,又顺手推给刘一燝。
“来先生家乡的杨梅干,刘先生尝尝。大家都尝尝,别一个个都板着脸。既然是廷议,那就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