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初程之问,风里的归期与谜底 (第2/2页)
消息传到码头,守塔的老郑一拍大腿:“我说赵先生走的那晚,灯塔的光突然闪了三下呢!当时以为是齿轮卡了,现在想来,是他在打招呼啊!”
从那天起,三人总爱去灯塔下坐着。苏晴带着绣绷,在“花好月圆”图的角落添了个小小的灯塔,塔顶亮着金线绣的光;林薇带了药箱,里面备着防晕船的薄荷糖,说“万一他回来时晕船呢”;陈默揣着赵磊的算盘,偶尔拨两下,算珠碰撞的脆响里,像能听见他在旁边喊“错了错了,进位不对”。
“他说‘速来’,”苏晴一针一线绣着,银线在布上拉出细细的光,“咱们可得抓紧,别让他一个人在后台着急。”
(三)玉米田的私语
又过了五年,林薇走了。
她是在非洲商队的营地里倒下的。那天她刚教完部落妇女“煮沸法”消毒,正趴在木箱上改《全民健康书》的增补页,上面写着“热带疟疾防治:青蒿绞汁兑水服,每日三次”。临终前,她抓着陈默和苏晴的手,气若游丝地说:“别埋在码头……撒在玉米田里吧,种子能飘洋过海,说不定……能带着我找到他们。”
骨灰撒进河南玉米田那天,苏晴在林薇的枕下发现个布包,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画稿——画的是“穿越乎”的健康板块首页,置顶帖标题是“穿越必备:30种古代常见病急救法”,配图是林薇自己画的草药图,旁边用小字标着“配图作者:苏晴”。
“她早把咱们的活儿都分好了。”苏晴把画稿递给陈默,眼泪掉在纸上,晕开了草药的绿色。
陈默把画稿贴在暖阁的墙上,正对着赵磊的空椅。“这下,‘穿越乎’的健康板块有主编了。”他轻声说,像在对空气里的人交代。
那年秋天,玉米丰收时,非洲商队的首领带回来个更离奇的事:部落的巫医说,昨夜梦见个穿白褂的女士,递给他一张纸,上面写着“治腹泻方:马齿苋煮水,加少许盐”,末尾还有行小字——“告诉苏晴,插图该画马齿苋了”。
苏晴听到时,正在绣“穿越乎”的logo,银针突然在布上顿了顿:“她也到了……估计正跟赵磊吵架呢,一个说‘内容要严谨’,一个说‘流量最重要’。”
陈默笑了,笑着笑着眼眶就湿了。他知道,这不是幻觉。赵磊的漂流瓶,林薇的托梦,都是在说——路通了,门开了,就等你们来了。
暖阁里只剩两张椅子了。陈默和苏晴常对着空椅说话,说沈望团队研发的电灯试亮成功,比油灯亮十倍;说“无界号”完成了第五次环球航行,带回了美洲的土豆酒;说格物学堂的孩子们开始写穿越故事,说要投给一个叫“穿越乎”的新平台……像在给远方的人发实时播报。
“咱们也该准备准备了。”苏晴收起绣绷,logo上的四个小人,就差两个没绣完了。
陈默望着墙上的画稿,突然觉得,所谓“离别”,不过是换个地方相聚。就像赵磊从算盘换到了计算器,林薇从《全民健康书》换到了平台板块,他们终将从这张暖阁的矮榻,挪到那个叫“穿越乎”的后台——还是那四个人,还是要一起,把日子过得热热闹闹,把故事讲得长长远远。
窗外的玉米田翻着金浪,灯塔的光在夜里明明灭灭,像在说:别急,路长,慢慢走,我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