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殿外来人 (第2/2页)
当然也可以解释为:起点低、当下净、回头脏、平常道,也是一种境界.
法海禅师这一路走来也是劫难重重,不比三藏法师差到哪里去。
自然是要亲手扫个灰,擦个桌子,换上新鲜贡品什么,话说这鲜灵的桃子又派上了用场。
就连天尊座下的九首狮子像,都细细擦拭。
许宣一边擦拭,一边在心里念叨:毕竟这位也是个狠角色,可得小心伺候着。
第一次出手就:“张开口把三藏与老王父子一顿噙出,复至坎宫地下,将八戒也着口噙之。”
第二次出手更是不凡:“把头摇一摇,左右八个头,一齐张开口,把行者、沙僧轻轻的又衔于洞内。”
没有什么定场诗,也没有什么对话描写,更不需要太多花哨动作,单凭这“轻衔”二字,就厉害得一塌糊涂。
这份举重若轻的修为,怕是三界中都找不出几个。
等到全部擦拭完成,整个殿堂焕然一新,许宣这才整了整衣冠,取出三炷上好的沉香,在香炉前郑重上香。
青烟袅袅升起的同时,他的嘴也开始碎碎念起来:
“天尊在上,弟子许宣,虽出身佛门,却向来仰慕玄门正道。今日得入宝殿,实乃三生有幸。想当年天尊救苦十方,度人无量,连那九头狮子都如此威风.”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弟子对道门神通向往已久,若是他日有缘,还望天尊指点一二.”
这分明是在试图攀关系、套近乎了。
尽管太乙救苦天尊本尊早已超脱此界,消失在了十方世界之中,但到了这些大能的境界,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一个眼神、一个信念,都可能暗藏神通,都是无上正法。
万一这座古殿中,还残留着天尊当年留下的什么意念或者道韵呢?
众所周知,许宣对于道门的画风是心生向往的。
很多大佬在漫长的修行岁月中也会横跨佛道两门,参悟玄机。
虽说咱初始的修行路径是从佛门开始,但修行到了高深境界,仅仅是佛魔双修已经不够用了,必须得三修才能继续迭加数值和机制。
许宣自觉这点小心思,应该不算太过分。
说来也巧,太乙救苦天尊有一方东方青华长乐净土,若得往生,便可常持圣号,永不退转,继续修持,最终圆成道果。
这净土之妙,与西方极乐世界各有千秋,都是超脱轮回的无上法门。
所以这关系在转了七八个弯,跳过几道鸿沟之后还是能扯上的。
“我看道门以后也可以有个白莲天尊嘛。”
突发奇想,觉得这个名号颇为顺耳。
说来那位东方护法祖师真的很欣赏法海,至今没有现身劈死这个净土宗的未来叛徒。
不过就算护法祖师真的出现,在这天尊殿里想必也会比较讲道理,总不至于在天尊的道场里动粗。
等到许宣七搞八搞的弄完之后,殿中一片安静,除了自己的呼吸声,什么异象也没有发生。
“这么说,天尊是默认庇佑我了?”
他摸着下巴,很是自得地点了点头。
许宣这个人.就很像个人。
总能从最微妙的迹象中解读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这份乐观倒也难得。
只是正当收拾妥当,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突然定住了身子,就这么停在了天尊殿之中。
不知何时,殿外站了一个人。
那人身形如孤松栖鹤,沉静中自有气度。
一袭深青法袍无风自动,其上云水暗纹恍若活物,在幽冥微光中流淌不息。
细观其面,容颜清雅如玉,额间一道水波状的金色神纹若隐若现,映衬着墨玉般的眼眸。
泼墨长发仅以玉环轻束,余者尽数披散,在黄泉地狱的幽风中轻轻拂动。
仅仅是站在那里,周身便萦绕着属于古天神的庄严与宁静。
“念诵天尊圣号,天尊即随声赴感,前往解救”
那人的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在空寂的殿中缓缓响起。
并未看向许宣,目光依然停留在天尊法像上,仿佛在追忆某个遥远的传说。
“上一次显圣,约是千年前了。在酆都北阴大铁围山下的血池地狱之中,九灵元圣口吐三昧真火,破除万年业障,将整片血湖化作清净莲池。”
“那场面,确实相当宏大。”
说到这里才微微侧首,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许宣:
“可惜,那次显圣不在九泉地狱之内。你来此地祈求神佛留下的感应,怕是走错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