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疯狂的财政赤字 (第1/2页)
“太师,小王有礼了。”烈阳王的态度,又要比几个月恭敬许多。
其实不仅是他,李斯、冯去疾他们都感觉几月不见,羽太师神采依旧,身上的威严却比往日隆重了许多。
这是错觉,也是事实。
羽太师气息比过去更加自然内敛,理论上不会给人太强的心理压迫。
奈何羽太师最近干的事儿,一桩桩一件件,从祖龙气丹,到四渎被废,都太过骇人听闻。
要知道荥阳就在黄河与济水的交汇处。
河伯与济水龙君之死,咸阳城的老百姓感觉不明显,荥阳城受到的震动就太大了。
甚至河伯死时,血雨腥风都飘进了荥阳城,城外河水可见猩红之色。
后来三川郡郡守李由,还接到太师之令,带兵进入龙宫,把龙尸都拖出来,剔肉切骨,让两岸遭灾百姓受用了。
羽太师自身变化不大,她干了太多狠事儿,他们心中多了敬畏。
如今在面对她时,便觉得她威严日盛,情不自禁更加谨慎了。
见过礼后,烈阳王又立即主动请罪,道:“陈县失守,是我的错。
我错判了陈胜的战略意图,将重兵放在彭城,导致陈郡各县城防守空虚。
陈郡郡尉、郡守,甚至不在城内。
郡尉调集五万军马,去了彭城。郡守带领三万精兵,镇守在汝阴。”
汝阴在南,彭城在北,两城之间有一条驰道。而大泽乡正好位于两城之间,在驰道附近。
大军沿着驰道前行,肯定省时又省力。
烈阳王便认为陈胜会顺着驰道,直扑彭城。如果在彭城外,将陈胜部击溃,陈胜最有可能沿着驰道撤退。如此,汝阴的大军就可以配合彭城秦军,围歼陈胜部。
计划很不错,可陈胜压根没按照套路走。陈胜主力一分为二,一路往西,进入防守空虚的陈县。另一路往东南走。
两支队伍都完美与彭城、汝阴错开。
羽太师道:“其实,我知道陈胜会去陈郡。
你们没注意吗?将闾被封为南阳王,在陈郡西边,而非泗水郡边上。
吴王去了铜陵,又与泗水郡隔着九江,位于东方。
还有衡山王,也和泗水郡隔着九江,位于南方。
北方还有鲁王、赵王等。
之前陈胜在泗水郡时,与诸侯王都隔着至少一个郡。
现在他高歌猛进,打进了陈郡,反而被三面夹击了。”
烈阳王呆了呆,恍然道:“原来如此!早先见到南阳王、衡山王、陈留王,刚好将陈郡的陈胜给围住。我还以为是巧合,心中万分庆幸,大局尚未崩坏。
没想到太师早窥探天机,算准了陈胜的战略。”
羽太师摇头道:“非是窥探天机。现在大秦是官,陈胜是贼寇。
贼寇如洪水,哪里地势低,就往哪里流。
你把重兵堆放在彭城,陈胜又不傻,当然不会刚起事,便与朝廷硬碰硬。
反正他是叛军,往哪里打都是造反。”
烈阳王叹气道:“上次得到太师提醒,最近几个月,我一直在读《封神旧事》,分析封神之战中,西岐大军的战略与战术。
西岐大军一路向东,直指朝歌,目标十分明确。
如果我把陈胜当成普通的流寇,倒是不会忽略陈郡。
可我以为他有天命,他身边有琼林四友四位准大罗,有上百位仙人。
这么强大的力量,又代表天命,不冲击彭城,都对不起他们‘推翻大秦’的志向。”
“你莫不是夹脑风?”小羽既难以置信,又十分鄙视,道:“封神时期,姜太公的《太公兵法》,都还在一步步摸索、总结中。
四大兵圣,一个都没诞生。
那时的军事战术、战略,比如今落后不知多少万里。
让你读《封神旧事》,是要你学会从天命的角度看问题。
不是学古老的阵战之法。
现在一个水平中上的军侯,放在三十万年前,都能打得姜太公满地找牙。
若去了千万年前的上古时代,更是能以兵道军阵,撵着三皇五帝到处跑。
你却跑去学古人的战术”
“不是学战术,是研究战略。战术可以进步,战略是一种思想。
我在探究陈胜背后大仙的想法。
我觉得他们会派大军直奔荥阳。先灭荥阳,再入关中。”烈阳王道。
羽太师道:“要灭大秦,肯定要灭荥阳、入关中。这种大的战略,甭考虑。只要顾好眼前,你们便完成了任务。”
李斯问道:“现在陈胜已经进入陈县。据探子回报,陈胜进入陈县后没几天,就把掌管教化的三老,以及郡内有名的豪杰,都来开会议事,讨论复立楚国之事。
三老直言不讳,认为陈胜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有复立楚国江山社稷之大功,可以称王。
陈胜心中欢喜,却故意推辞婉拒,说要慎重考虑。
很显然,他称王的日子不远了。甚至都有国号传出来,叫什么‘张楚’。”
小羽好奇道:“陈胜只在心里欢喜,探子也知道?”
——这不是重点啊!太师你没听清吗,陈胜要称王了!都称王了,谁不欢喜呢?
换成华山论道之前,他肯定要夹枪夹棒,冷笑两声。
换在河伯死前,李斯也会忍不住嘀咕两句。
现在他只在心里腹诽,面上都没什么表情,道:“即将称王,欢喜是人之常情。”
“所以,这只是猜测,并非陈胜嘴上拒绝,面上却有压抑不住的欢喜之情?”
羽太师叹道:“如果他控制不住表情,说明他城府不深。城府浅,走不远。
如果他表情诚恳,还要搞什么三辞三让,则说明他城府很深,还很懂行。
你们今后制定针对他的计划时,就要小心谨慎了。”
李斯怔了怔,脸上浮现懊恼之色:以我的城府和智慧,完全不需要羽太师提醒啊!早该详细盘问探子,通过陈胜的表情与表现,确定他的气量与性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