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营建城邑! (第2/2页)
百姓在各自三长的带领下重新在自己分得的土地上进行垦荒,而“均田制”强调私田的作用也在这一刻显现。因为土地私有极大的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无论是垦荒的效率还是面积都有了弥足增长,甚至就连平日里打架斗殴、调戏小娘们的恶性事件都少了不少,全都忙于刘邈承诺的那块可以“世代耕耘”的永业田!
刘邈这天受顾雍邀请,与顾雍一并登上秣陵最高处的钟山,观看秣陵全貌。
刘邈见到整个秣陵四周皆是阡陌交通的耕田,心中又是喜悦又是欣慰:“从此以后,我恐怕不会再为钱粮而担忧了,这些可都是元叹的功劳啊!”
“不过元叹也不用专门叫我登高观看不是?难道元叹还以为自己的功劳我看不见不成吗?”
听到刘邈的调侃,左右皆是大笑,尤其是周泰,还揶揄顾雍道:“没想到长史还是这样的人!有趣!有趣!”
顾雍此时却摇头:“开垦荒地,让百姓民有所依,是主公和各处官吏的功劳,哪里只能算作我一人的功绩呢?”
“今日请主公前来,其实是为了另一件事。”
顾雍让刘邈朝下看去。
“秣陵曾作金陵,始于楚威王熊商在石头城筑金陵邑,故得此名。”
“楚威王一代雄主,选择在此地筑城,自然有此不俗之处。其临江控淮,恃要凭险,北依覆舟,东凭钟山,又有(秦)淮水环绕,桑泊(玄武湖)拱卫,可谓形胜,当为基业所在!”
“只是秣陵并非郡治,规模不大,百姓不盛……如今既然有十万户百姓于此,主公何不于此筑城,占据地利?”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知道顾雍带刘邈爬山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功绩,而是要刘邈看清秣陵的地势,好修筑城池,彻底将秣陵建成王霸基石!
刘邈此时站在钟山朝下眺望,单见远有长江滚滚东逝,近有淮水汩汩而流,中央平坦,四方却又各有山川湖泊作为防备,自然也知道秣陵堪称天选之地,确实适合在此地筑城养民!
不过刘邈却在担心其他事情。
“如今百姓刚刚迁徙江东,开垦荒田就要耗费他们不少力气,更别说开荒之后紧接着就要春耕,现在要他们修筑城池,是不是有些不恤民力呢?”
横征暴敛这样的事情,还是让袁术他老人家做好了,反正刘邈自己是不敢做的。
不过顾雍显然也有自己的理由,而不仅仅只是为了修筑城邑而修筑城邑。
“如今三长、均田皆已实施,其实主公不必过分担忧农耕之事。须知百姓迁徙江东,最彷徨害怕的就是不能生存,既然现在他们已经能够分得田地,他们又哪里还能有什么抱怨呢?”
“而且主公难道以为,百姓仅仅是种植农田便已经足够了吗?”
顾雍答道:“主公担心农户力竭疲惫,难道忘了百姓不仅仅有农户吗?”
“一旦修筑城邑,就会有建立市肆。只要建立市肆,自然就有商贾、乐师、匠人前来定居,他们这种人都没有农户照顾农桑的本领,难道主公要坐视他们饿死吗?”
“而且臣在各地担任县令的时候就发现,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若在,当地农户的兴致也会高昂,不常常聚众闹事。所以修筑城邑,虽然可能会使百姓继续操劳,但却也是现在必须的啊!”
这下刘邈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因为一直关注占据大头的农户,竟让忘了商贾、乐师、匠人、医者这些拥有一技之长的人也要生存。
同时刘邈也总是下意识以为,累了就要去休息,却忘了自己从前哪怕白天再累,到了晚上也要抱着手机看那些个燕瘦环肥……
总要让大家伙娱乐嘛!
哪怕再累,看一会雪白也会好起来的!
所以顾雍还真没说错,这秣陵城,还是得建!而且得大建特建!
而且建立城邑,总归不是一件亏本买卖。
在城里的市肆上征收市税、商税,那可不比农税征得多多了?
而且征收农税,哪怕收的再低,刘邈也少不得挨几句骂。
可要是征收市税、商税,哪怕收的再多,大家都要夸赞刘邈一句干的漂亮!
更不用说秣陵水网遍布,又有长江这样的黄金水道,一旦建立起城邑,万一可以带动整个江东地区的发展,将江东从“穷乡僻壤”一举建造成“天府之地”、“鱼米之乡”!
再来就是刘邈虽然觉得袁术或者其他北方诸侯没有跨越长江天堑,直接威胁秣陵的本事,可有没有城邑,有没有城墙,终究还是不同。
顾雍也说了,百姓最重要的,其实始终都是安全感,让百姓有安全感,也是官府首当其冲的职责!
既然这样的话,刘邈当即拍板——
“建!”
“这秣陵城,必须得建!”
在琢磨清楚建城带来的好处后,修建秣陵,立即成了和开垦荒田一样重要的事情!
只是这般庞大的工程,要交给谁去打理呢……